桡骨骨折打石膏后越来越痛是怎么回事
桡骨骨折打石膏后可能出现血液循环不畅、骨折端移位、感染、神经受压等问题,分别有其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如血液循环不畅因石膏过紧或肿胀未调整致缺血缺氧疼痛,需调石膏;骨折端移位因不当活动致刺激组织更痛,需就医检查;感染因护理不当或基础疾病致炎症,需清洁护理及治疗;神经受压因石膏位置不当致敏感或分布丰富处受压,需调石膏解除压迫。
一、血液循环不畅
(一)原因及影响
桡骨骨折打石膏后若石膏过紧,会压迫局部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对于儿童而言,其血管相对脆弱,更容易因石膏过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成年人若骨折部位肿胀明显,而石膏固定未及时调整,也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循环受阻会使受伤部位缺血缺氧,引发疼痛,且可能伴随皮肤发白、温度降低等表现。
(二)应对措施
及时就医检查石膏松紧度,若石膏过紧需重新调整或更换合适的固定装置。对于儿童,在调整石膏时要更加轻柔,密切观察其肢体末端血运情况,如手指或手腕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
二、骨折端移位
(一)原因及影响
患者在打石膏后可能因不当活动等导致骨折端移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不当的肢体动作都可能引起这种情况。骨折端移位会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从而产生越来越痛的感觉,还可能伴有骨折部位畸形等表现。
(二)应对措施
一旦怀疑骨折端移位,应立即就医进行X线等检查明确情况。对于儿童,要加强看护,避免其进行剧烈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加重;成年人也需注意休息,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等待进一步的治疗处理。
三、感染
(一)原因及影响
打石膏后若伤口护理不当,可能发生感染。儿童皮肤娇嫩,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感染;成年人若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感染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加剧,还可能伴有局部红肿、发热等表现。
(二)应对措施
保持受伤部位清洁干燥,定期就医检查伤口情况。儿童要注意避免石膏污染,成年人有基础疾病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感染风险。若发生感染,需根据感染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四、神经受压
(一)原因及影响
石膏固定位置不当等可能导致神经受压,儿童的神经较为敏感,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成年人若骨折部位周围神经分布丰富,也可能因石膏因素导致神经受压。神经受压会引起疼痛,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
(二)应对措施
及时调整石膏位置,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儿童调整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性,成年人也要配合医生进行合适的调整,以缓解神经受压症状,减轻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