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刺是怎么治疗
足跟骨刺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非手术治疗有一般治疗(休息减少负重)和物理治疗(热敷、超短波、冲击波等)、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手术适用于长期非手术无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者,方式为跟骨骨刺切除术;康复训练包括足部拉伸(小腿肌肉、足底筋膜拉伸)和力量训练(脚趾抓物),不同年龄人群训练有差异。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与减少负重:对于足跟骨刺患者,休息是非常重要的。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等增加足跟负担的活动。例如,长时间的徒步旅行、长时间站立工作等都可能加重足跟骨刺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老年人活动量相对减少,可适当减少日常活动中的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年轻人若因工作等原因需要长时间站立,可定时进行休息和足部放松。
物理治疗: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有热敷、超短波、冲击波等。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超短波治疗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体外冲击波治疗是近年来用于治疗足跟骨刺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冲击波的能量刺激,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显著减轻足跟骨刺患者的疼痛症状并改善功能。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不同年龄人群的用药差异,儿童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老年人使用时需关注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风险。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经过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患者长期遭受足跟疼痛困扰,无法正常行走、工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
2.手术方式
跟骨骨刺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明显的足跟骨刺,解除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手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不同年龄患者的康复进程可能有所不同,老年人康复相对较慢,需要更耐心的康复指导和护理。
三、康复训练
1.足部拉伸训练
小腿肌肉拉伸:患者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向前伸直一条腿,将后跟贴紧地面,身体向前倾,感受小腿后侧肌肉的拉伸,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腿进行拉伸。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进行,但老年人拉伸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拉伤。
足底筋膜拉伸:坐在椅子上,患侧腿伸直,将毛巾绕过脚底,用手拉动毛巾向身体方向牵拉,感受足底筋膜的拉伸,每次保持15-30秒,可重复多次。
2.足部力量训练
脚趾抓物训练: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毛巾放在地上,用脚趾抓毛巾并提起,每次进行10-15次,可增强足部肌肉力量。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年轻人可适当增加次数和难度,老年人则要循序渐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