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常见症状包括脱出物(早期排便或腹压增加时小黏膜脱出可自行回纳,晚期脱出物增大且不能自行回纳)、排便异常(有排便不尽感、便秘或腹泻)、局部症状(严重时肛门失禁、脱出未回纳致局部疼痛、直肠黏膜受刺激致黏液分泌引发肛周不适)
脱出物
早期表现: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初期脱出物较小,多在3-5厘米左右,便后可自行回纳。例如儿童直肠脱垂时,早期可能在排便后可见较小的黏膜脱出物,能自行回缩。
晚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脱出物可逐渐增大,甚至咳嗽、行走、久站、久坐时都会脱出,且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回纳。成人直肠脱垂晚期脱出物可能长达10厘米以上。
排便异常
排便不尽感:患者常有排便后直肠内仍有胀满感或排便不净的感觉,尤其是直肠黏膜部分脱垂时,由于直肠黏膜堆积在直肠腔内,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粪便排出。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这种排便不尽感可能会更明显,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部分直肠脱垂患者可出现便秘症状,一方面是因为直肠脱垂后,直肠壶腹部空间改变,粪便排出受阻;另一方面,患者因害怕排便时直肠脱垂加重而刻意控制排便,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引起便秘。儿童直肠脱垂出现便秘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长期便秘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等问题。
腹泻: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直肠脱垂使直肠黏膜受到刺激,导致直肠腺体分泌增加,同时直肠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调节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从而引起腹泻。对于有基础肠道疾病的患者,如炎症性肠病患者出现直肠脱垂,腹泻症状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和直肠脱垂的影响。
局部症状
肛门失禁:严重的直肠脱垂可能会导致肛门失禁,表现为粪便不自主地流出。这是因为直肠脱垂使肛门括约肌受到过度牵拉,导致括约肌功能受损。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肛门括约肌本身功能就可能有所减退,若发生直肠脱垂,更容易出现肛门失禁的情况,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
局部疼痛:直肠脱垂脱出后未能及时回纳,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水肿,引起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为坠胀样疼痛,重者可呈剧烈疼痛。例如脱出的直肠黏膜发生嵌顿坏死时,疼痛会非常剧烈,需要及时处理。儿童直肠脱垂时,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家长应引起重视。
黏液分泌:直肠脱垂时,直肠黏膜受到刺激,分泌功能亢进,可导致肛门周围有黏液流出,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湿疹等不适。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如过敏体质者,这种黏液刺激更容易引发肛周皮肤的炎症反应,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