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鼓膜穿孔的引发因素包括外伤因素(耳部受直接暴力冲击、异物进入耳道)、感染因素(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细菌或病毒感染中耳)、气压变化因素(乘坐飞机时气压变化、潜水时水压变化)以及其他因素(颞骨骨折、医源性因素)
一、外伤因素
1.耳部受到直接暴力冲击:比如头部受到撞击,耳部直接遭受外力打击,像打架时耳部被击打、车祸中头部受伤波及耳部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这种外力会使鼓膜承受超过其耐受限度的压力,从而出现穿孔。儿童由于活泼好动,在玩耍时若不慎耳部被玩具等击中,也较易发生因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
2.异物进入耳道:不当使用棉签等物品清理耳道时,操作失误将棉签头遗留在耳道内,或者昆虫等异物进入耳道后乱爬乱撞,都可能损伤鼓膜引发穿孔。对于儿童来说,好奇心强,有时会将小珠子、小纸片等异物塞入耳道,若处理不当也易造成鼓膜穿孔。
二、感染因素
1.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儿童的咽鼓管相对较短、宽且直,鼻咽部的感染容易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发急性中耳炎。如果急性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持续刺激鼓膜,就可能导致鼓膜穿孔。例如儿童在感冒后,若未积极治疗,炎症可能顺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进而导致鼓膜穿孔。而成人若患有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炎症也可能通过咽鼓管累及中耳,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最终引起鼓膜穿孔。
2.细菌或病毒感染中耳: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以及某些病毒感染中耳后,会引起中耳的炎症反应,炎症会使鼓膜充血、肿胀,若炎症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在流感高发季节,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并发中耳感染,增加鼓膜穿孔的风险。
三、气压变化因素
1.乘坐飞机时气压变化: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外界气压会发生快速变化,而中耳内的气压不能及时与之平衡,导致鼓膜内外压力差增大,从而可能引起鼓膜穿孔。尤其是在感冒、鼻炎等导致咽鼓管功能不良时,这种气压变化更容易引发鼓膜穿孔。例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人乘坐飞机,就比健康人更易出现因气压变化导致的鼓膜穿孔情况。
2.潜水时水压变化:潜水员在潜水过程中,水压随着深度增加而升高,若潜水时中耳内的气压不能适应外界水压的变化,鼓膜就可能受到损伤而穿孔。长期从事潜水工作且咽鼓管功能不佳的人员,鼓膜穿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四、其他因素
1.颞骨骨折:头部受到严重的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颞骨骨折时,骨折线可能累及鼓膜,从而引起鼓膜穿孔。这种情况往往还会伴有其他严重的头部损伤症状。
2.医源性因素:在一些医疗操作过程中,如放置鼻胃管、鼓膜切开术等,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损伤鼓膜导致穿孔。例如在鼓膜切开术时,若手术器械使用不当或操作不熟练,就可能意外造成鼓膜穿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