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怎么办
萎缩性鼻炎病因复杂,有遗传、营养、内分泌、感染、职业环境等因素;症状有鼻鼻咽干燥、鼻塞、出血、嗅觉减退等;诊断靠病史、鼻镜及影像检查;治疗分局部(冲洗、滴鼻)和全身(加强营养、改善环境);特殊人群中儿童要营养均衡防挖鼻,女性妊娠哺乳期选影响小的治疗,老年人要兼顾基础病加强鼻腔护理
一、病因了解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也可能与营养缺乏相关,如维生素A、B2、D、E等缺乏可能影响鼻黏膜的正常代谢;还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例如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对鼻黏膜产生影响;另外,感染因素如结核杆菌、臭鼻杆菌等感染也可能引发该病;职业或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有害粉尘、化学物质等也可能是诱因。
二、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鼻及鼻咽部干燥感,这是由于鼻黏膜腺体萎缩,分泌减少所致;鼻塞,可因鼻腔内脓痂阻塞,或鼻黏膜感觉神经萎缩、感觉迟钝而致虽有空气通过,但不能察觉;鼻出血,多为少量出血,因鼻黏膜萎缩变薄和干燥,或挖鼻和用力擤鼻致毛细血管破裂;嗅觉减退或丧失,是因为嗅区黏膜萎缩或脓痂阻塞;呼气有特殊恶臭,多见于重症患者,是由于臭鼻杆菌等细菌在鼻腔内分解蛋白质产生恶臭;头痛、头昏,多因鼻腔黏膜萎缩,过度宽大,鼻腔的调温保湿功能减退,吸入冷空气刺激鼻黏膜,以及脓痂的刺激引起。
三、诊断方法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症状、发病过程等;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干燥、萎缩,鼻腔宽大,有大量黄绿色脓痂充塞,重者鼻黏膜呈羊皮纸样萎缩;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等可帮助排除其他鼻部疾病。
四、治疗措施
局部治疗:
鼻腔冲洗,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等进行鼻腔冲洗,以除去脓痂,减少臭味,湿润黏膜。
滴鼻剂,可使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以润滑黏膜、促进黏膜血液循环和软化脓痂。
全身治疗:
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A、B2、C等,可能对改善鼻黏膜营养有一定帮助。
改善环境及个人卫生,加强劳动保护,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粉尘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萎缩性鼻炎时,需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缺乏对其影响更大。同时,要避免儿童挖鼻等不良习惯,防止加重鼻腔损伤。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鼻腔冲洗等相对温和的方式。
女性:女性患者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在治疗时需权衡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局部的鼻腔冲洗等保守治疗为主。同时,要关注内分泌变化对病情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内分泌状态。
老年人:老年人患萎缩性鼻炎时,要注意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例如,若老年人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避免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治疗措施。要加强鼻腔的护理,保持鼻腔清洁湿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