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如何治疗
股骨颈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稳定型骨折及不能耐受手术者,用牵引疗法并防卧床并发症;手术分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适用于年轻骨折移位有复位可能者;人工关节置换分全髋和半髋,全髋适用于年龄大等情况,半髋适用于高龄等,治疗需考虑患者多因素并调整方案确保安全有效。
一、非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骨折、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等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一些年龄较大、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时优先考虑非手术。
2.具体措施:通常采用牵引疗法,如皮牵引或骨牵引,通过牵引维持骨折端的复位,需严格按照牵引要求进行护理,保持牵引装置的正确位置,定期监测牵引效果,观察骨折端对位情况等。在牵引过程中要注意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需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咳痰,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等。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年轻、骨折移位明显但有复位可能的患者可考虑内固定治疗。比如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希望尽量保留自身股骨头,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情况。
手术方式:常用的有空心螺钉内固定等。手术通过在骨折端置入空心螺钉来固定骨折部位,维持骨折的复位。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患肢的血运、感觉、运动情况,防止因手术操作导致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同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早期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方式需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松动、骨折再移位等。
2.人工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对于年龄较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风险高的患者,如65岁以上的GardenⅢ型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因为这些患者自身修复能力差,骨折愈合概率低,且长期卧床并发症多,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快速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注意保持关节假体的稳定,避免过早剧烈活动导致假体脱位等。同时,要预防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按照康复计划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如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负重程度,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个体化制定康复方案。
半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其手术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能较快缓解患者疼痛,恢复部分关节功能,但术后患者仍需注意预防相关并发症,进行必要的康复锻炼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整个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例如,对于老年女性患者,往往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骨折的处理,还需要注意抗骨质疏松治疗;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要在治疗前后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等。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