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是什么
低血糖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一般人群出汗等、儿童哭闹不安、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度头晕等、重度意识障碍等且妊娠期对胎儿有影响),处理措施为意识清楚者口服含糖高食物,意识不清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之后监测血糖变化,糖尿病患者调整治疗方案,饮酒者监测肝功能,儿童和老年人分别密切观察及评估相关情况。
一、低血糖的症状
1.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
对于一般人群,低血糖时交感神经会兴奋,表现为出汗、颤抖、心悸、饥饿感、皮肤苍白、紧张不安、软弱无力等。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低血糖发生时,约80%的患者会出现出汗症状,这是因为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增加。
儿童低血糖时,除了可能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这是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对低血糖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低血糖影响其神经功能,导致情绪异常。
老年人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可能不典型,有的仅表现为精神症状,如意识模糊、认知障碍等,这是因为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减退,对低血糖的应激反应减弱。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轻度低血糖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视物模糊、步态不稳等。随着低血糖加重,会出现意识障碍,如昏睡、昏迷等。严重低血糖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研究表明,低血糖持续超过6小时,就可能对大脑神经元造成永久性损害,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
妊娠期女性发生低血糖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为孕妇的低血糖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能量供应,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等问题,这是由于妊娠期女性的生理状态特殊,需要特别关注低血糖对母婴的双重影响。
二、低血糖的处理措施
1.立即补充糖分
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可口服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葡萄糖片、果汁、糖果等。一般来说,口服15-20克糖类物质可有效缓解低血糖症状。例如,饮用150-200毫升含糖饮料(含糖量约15-20克),通常在15分钟内可观察到症状改善。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不应口服给药,应立即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40毫升,这是纠正低血糖的快速有效方法。但在操作时要注意注射速度,避免过快引起不良反应。
2.进一步监测与处理
患者症状缓解后,仍需监测血糖变化。因为低血糖可能会复发,尤其是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在补充糖分后,还需要根据其使用的降糖药物情况调整后续治疗方案。例如,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或进食量。
对于因饮酒导致低血糖的患者,除了补充糖分外,还需要注意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因为长期饮酒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影响血糖代谢。
特殊人群中,儿童低血糖在补充糖分后,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和血糖恢复情况,因为儿童新陈代谢较快,低血糖恢复后仍需注意饮食和活动量的调整,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老年人低血糖纠正后,要评估其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