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负重太早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在骨折愈合方面可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畸形愈合;在关节功能障碍方面会引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活动范围受限;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儿童易致下肢生长发育问题,老年恢复更难且增其他并发症风险,有基础病史患者情况更严重。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三踝骨折后骨折断端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下逐步生长愈合,过早负重会使骨折部位承受异常应力,干扰骨折断端的正常修复过程,导致骨折愈合时间延长,甚至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研究表明,骨折部位承受超过其承受限度的应力时,骨痂形成会受到抑制,影响骨折端的连接。例如,正常情况下三踝骨折部位在一定时间内需要保持相对固定以促进纤维性骨痂和骨性骨痂的形成,过早负重打破了这种平衡,阻碍愈合进程。
骨折畸形愈合:过早负重可能导致骨折断端发生移位,进而引起骨折畸形愈合。因为骨折部位在未达到足够强度时无法承受身体重量等应力,会使骨折端的对位对线遭到破坏。比如外踝骨折部位如果过早负重,可能因受力方向等因素导致骨折端发生偏移,最终形成畸形的愈合状态,影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关节功能障碍方面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三踝骨折后关节面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过早负重会进一步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以及关节内的炎症反应。关节软骨在异常应力下会加速磨损,滑膜受到刺激后分泌大量炎性介质,长期如此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有临床研究显示,三踝骨折后过早负重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明显高于遵循正确康复负重方案的患者。创伤性关节炎会导致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和日常活动能力。
活动范围受限:由于骨折过早负重导致的上述一系列问题,会使踝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受到限制。患者可能出现踝关节屈伸、内翻、外翻等活动度减小的情况,这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行走步态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都会受到明显阻碍。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三踝骨折后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早负重对其影响更为严重。儿童骨骼的韧性和可塑性相对较高,但骨折愈合和骨骼生长都依赖于稳定的力学环境,过早负重极易导致骨折部位畸形愈合,进而影响下肢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造成双下肢不等长等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未来的行走功能等。因此儿童三踝骨折后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康复负重计划,密切监测骨折愈合和生长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本身骨骼质量下降,骨密度降低,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弱。过早负重会使老年三踝骨折患者面临更高的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风险。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恢复能力较差,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恢复起来更加困难,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长期卧床等不良后果,增加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基础病史的三踝骨折患者,过早负重的后果更为严重。糖尿病患者本身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能力就相对较差,过早负重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不利于骨折愈合,还可能增加伤口感染等风险;骨质疏松患者骨骼强度更低,过早负重极易导致骨折端移位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病情,同时会使骨质疏松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