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高胆固醇血症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常通过血液检查发现,部分患者会逐渐出现皮肤黄色瘤等非特异性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青少年有家族遗传背景时较年轻就可出现症状,老年人易与其他疾病相互影响出现间接表现;男女症状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受生活方式影响不同;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人群易患高胆固醇血症且易出现相关非特异性症状;有糖尿病病史人群患高胆固醇血症概率高,症状易相互混淆或加重病情
一、高胆固醇血症的常见症状
(一)一般人群常见症状
高胆固醇血症在多数情况下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进行血液检查时才被发现。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一些非特异性表现,比如皮肤黄色瘤,这是由于过多的胆固醇沉积在皮肤下形成的,常见于眼睑周围,表现为黄色或橙色的斑块。另外,可能会有肌腱黄色瘤,好发于跟腱、手或足背的伸肌腱处,呈现出坚硬的结节状。
(二)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表现
1.儿童及青少年:儿童高胆固醇血症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背景,可能在较年轻的时候就出现症状。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在儿童期就可发现皮肤黄色瘤,尤其是肌腱黄色瘤,这与家族遗传导致的胆固醇代谢异常有关,因为遗传因素使得机体对胆固醇的处理能力存在先天性缺陷,从而导致胆固醇在体内蓄积并出现相应的皮肤表现。
2.老年人:老年人患高胆固醇血症时,除了可能有上述的皮肤黄色瘤等表现外,还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互影响而出现一些间接表现。例如,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本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就较高,当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时,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进而可能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的一些表现,如头晕、胸闷等,但这些表现往往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并非高胆固醇血症的直接特异性症状。
(三)不同性别相关表现
一般来说,在症状表现上男女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但在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影响下可能会有不同。比如,男性如果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更快地出现因高胆固醇血症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症状,因为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酗酒会影响脂质代谢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加速了高胆固醇血症对血管的损害;而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对男性较晚,但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消失,女性患高胆固醇血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会逐渐接近男性。
(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症状关联
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的人群,更容易患高胆固醇血症,这类人群在出现高胆固醇血症后,可能会因为血脂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出现头晕、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另外,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脂质代谢,使得胆固醇更容易在体内堆积,进而可能促使高胆固醇血症相关症状的出现或加重。
(五)有相关病史人群的症状特点
本身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由于糖尿病会影响体内的代谢紊乱,包括脂质代谢,所以这类人群患高胆固醇血症的概率较高,而且在出现高胆固醇血症时,其症状可能会与糖尿病的症状相互混淆或加重病情。例如,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会有乏力、口渴等症状,而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后,可能会使乏力等症状更加明显,同时高胆固醇血症加速的动脉粥样硬化会进一步影响心脑血管,加重心脑血管方面的不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