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提问
低血糖症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可诊断的病症,常见原因有药物、疾病、营养因素,临床表现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诊断靠血糖测定和动态血糖监测,治疗是立即补充糖分,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低血糖症的定义
低血糖症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二、低血糖症的常见原因
1.药物因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过量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物是常见原因。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过量时会使血糖降低;磺脲类药物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过量也会导致低血糖。
非糖尿病患者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引发,如服用过量水杨酸类药物等。
2.疾病因素
一些肝、肾疾病会影响糖代谢。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严重肝病时肝糖原储存及糖异生功能障碍,可导致低血糖;肾功能不全时,药物排泄受阻,易使降糖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低血糖。
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会影响激素对血糖的调节,导致低血糖。
3.营养因素
长期营养不良、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会使机体缺乏糖源,导致血糖生成不足而引发低血糖。
三、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
1.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
患者会出现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强烈等症状。这是因为血糖降低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所致。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初期可能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等。严重时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这是由于低血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四、低血糖症的诊断
1.血糖测定
测定血浆葡萄糖水平是诊断低血糖症的主要依据。有低血糖症状者,若血糖≤3.9mmol/L,且补充葡萄糖后症状缓解,基本可诊断为低血糖症。
2.动态血糖监测
对于疑似低血糖但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可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记录一段时间内的血糖变化,有助于明确低血糖的发生时间、频率及与症状的关系。
五、低血糖症的治疗
1.立即补充糖分
轻者可口服含糖食品,如糖果、含糖饮料等,一般数分钟内症状可缓解。
重者需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随后可根据情况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
六、特殊人群低血糖症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低血糖可能与饮食不规律、先天性代谢疾病等有关。儿童发生低血糖时,除补充糖分外,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意识等变化。由于儿童肝糖原储备少,更容易发生低血糖且恢复相对较慢,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儿童饮食规律,避免长时间饥饿,对于有先天性代谢疾病的儿童需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
2.老年人
老年人低血糖常与多种疾病共存,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原发病症状掩盖。在治疗低血糖时,要注意控制血糖升高的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要按时服药,规律饮食,定期监测血糖,身边可常备含糖食品以应对突发低血糖情况。
3.孕妇
孕妇低血糖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孕妇发生低血糖时,应及时补充糖分,如食用饼干、面包等。要注意孕期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血糖情况,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