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常见,包括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有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感觉过敏,运动障碍如手足小肌肉萎缩致畸形)、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系统有静息性心动过速,消化系统有胃排空延迟、便秘或腹泻,泌尿生殖系统有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尿失禁或尿潴留,出汗异常)、单神经病变或神经丛病变(颅神经病变有动眼神经麻痹,胸神经病变有肋间神经痛,腰骶神经丛病变有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
一、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感觉异常:
麻木:患者常首先出现手足部位对称性的麻木感,就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样,这种麻木感通常呈对称性,从手足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在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本身的神经调节功能有所下降,再加上糖尿病对神经的长期影响,更容易出现这种对称性麻木。对于生活方式上久坐、缺乏运动的患者,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也会加重麻木的感觉。
疼痛:疼痛可以表现为刺痛、灼痛、钻痛等多种形式,夜间往往会加重。例如有的患者会感觉如同电击样的刺痛,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在女性糖尿病患者中,由于激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疼痛的感受可能会相对更敏感一些。
感觉过敏:对正常的刺激反应过度,比如轻微的触碰皮肤都会让患者感觉难以忍受。
运动障碍:病情进展时可能会出现手足小肌肉萎缩,导致手足畸形,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使患者的精细运动能力下降,如难以完成系纽扣、拿筷子等精细动作。这在病史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长期高血糖状态持续损伤神经,影响神经对肌肉的正常支配和营养作用。
二、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即在休息状态下心率超过100次/分钟,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心脏的神经调节。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消化系统:
胃排空延迟:表现为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进食后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胃肠蠕动本身就相对较慢,再加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胃排空延迟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便秘或腹泻:可出现交替性的排便异常,部分患者表现为便秘,粪便干结难解;部分患者则表现为腹泻,大便不成形,每日排便次数增多。这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分泌功能有关。
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情况。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泌尿生殖系统的神经支配,导致相关器官的功能失调。在有较长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发生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出汗异常:可表现为少汗或无汗,尤其在四肢部位,而头部、颈部出汗增多,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汗腺的神经调节,导致汗液分泌异常。在炎热的环境中,少汗或无汗会使患者散热困难,容易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三、单神经病变或神经丛病变
颅神经病变:比较常见的是动眼神经麻痹,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
胸神经病变:可出现相应支配区域的疼痛,如肋间神经痛,疼痛沿肋间神经分布,呈带状。
腰骶神经丛病变:可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多为非对称性,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这类神经病变在糖尿病病史较长、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中都有可能发生,具体的发病情况与神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