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骨折断端血供不良(如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等)、骨折断端分离移位或成角(影响骨连接和力学环境等)、感染(开放性骨折易致感染干扰愈合);全身因素有年龄因素(儿童再生能力强但严重骨折也可致不愈合,老年人愈合慢)、健康状况(慢性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不良生活方式等均影响骨折愈合)
一、局部因素
1.骨折断端的血供不良
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供主要来自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等,头下型骨折会破坏大部分的血供,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进而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长骨的横形或短斜形骨折,若骨折端接触面积小,也会影响血供,因为较小的接触面积不利于血管长入和骨痂形成。
对于儿童来说,其骨骼血供相对丰富,但如果是严重的骨骺损伤,也可能影响局部血供,导致骨折不愈合风险增加。在老年人群中,本身存在血管退变等情况,若发生骨折,血供不良的情况更易出现。
2.骨折断端的分离、移位或成角
骨折断端如果存在明显的分离,会使两断端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骨连接。例如,骨折后没有得到良好的复位,断端之间有较大间隙,就不利于骨细胞的长入和骨痂的形成。移位的骨折断端会导致力学环境异常,破坏正常的骨折愈合应力刺激,影响骨组织的修复。成角畸形会使骨折部位承受异常的应力,干扰骨的正常生长和重建过程。
不同年龄阶段对此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的骨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严重的移位和成角也会影响骨折愈合。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可能影响骨折后的复位维持等情况,进而影响骨折愈合。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由于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等,可能更易导致骨折断端移位等情况影响愈合。
3.感染
开放性骨折时,细菌容易侵入骨折部位,引起感染。感染会破坏局部的骨组织、血管等,干扰骨折愈合的过程。例如,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如果处理不及时,发生感染后,炎症会持续存在,导致骨坏死、骨髓炎等,进而造成骨折不愈合。
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发生骨折后感染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老年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后恢复能力差,更易因感染导致骨折不愈合。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时,感染风险增加,骨折后发生不愈合的可能性也增大。
二、全身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因为儿童骨骼的再生能力强,骨膜较厚且血管丰富。但如果是儿童严重的骨折,比如涉及骨骺的严重损伤,也可能因为影响生长发育相关的血供等而导致不愈合。老年人骨折愈合速度慢,这是因为老年人骨组织本身的代谢减缓,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同时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骨的质量和修复能力下降。例如,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长,不愈合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对于儿童,要注重早期的正确处理和良好的护理,促进骨折愈合;对于老年人,要加强营养支持,改善骨代谢等,以降低骨折不愈合的风险。
2.健康状况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不利于骨折部位的血管生成和骨细胞的活性,从而影响骨折愈合。患有营养不良的人群,由于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参与胶原合成,维生素D参与钙的吸收和利用等)、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会导致骨基质形成不足,影响骨折愈合。
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加快,骨质疏松风险增加,骨折后不愈合的可能性增大。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减少骨折部位的血供,酗酒会干扰骨代谢等,都不利于骨折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