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的眩晕症
颈椎病引起眩晕症与颈部解剖结构及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影响有关,包括椎动脉受压(颈椎退变、节段性不稳定因素)、交感神经受刺激(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反射机制),不同人群(中老年、年轻)有不同特点及影响,需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并与其他眩晕症鉴别
一、颈椎病引起眩晕症的解剖生理机制
颈椎病引起眩晕症主要与颈部的解剖结构及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受到影响有关。颈椎的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等结构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对椎动脉产生压迫或刺激,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同时,颈椎病变也可能刺激颈部的交感神经,引发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眩晕。例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病变可使椎动脉受到机械性压迫,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当脑部供血不足时,就容易出现眩晕症状。
二、具体相关因素分析
(一)椎动脉受压
1.颈椎退变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颈椎会发生退变,如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椎间盘退变会导致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这些变化可能会直接压迫走行于颈椎横突孔内的椎动脉。对于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颈椎退变进程可能会加快,更容易出现椎动脉受压的情况。例如,长期低头看手机、电脑的上班族,颈椎长期处于前屈姿势,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退变加速,增加了椎动脉受压的风险。
2.颈椎节段性不稳定: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时,椎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增加,也可能对椎动脉产生牵拉或压迫。这种不稳定可能与颈部肌肉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年轻人群中,因颈部外伤导致颈椎节段性不稳定进而引起椎动脉受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运动损伤或车祸等导致的颈部外伤。
(二)交感神经受刺激
1.颈椎病变刺激:颈椎的一些病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可刺激颈部的交感神经节或交感神经纤维。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其功能紊乱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包括眩晕。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群,颈部肌肉紧张度较高,容易导致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增加了眩晕发生的可能性。比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颈部肌肉持续紧张,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的概率增加。
2.交感神经反射机制:颈部的交感神经与头部的血管、神经等有密切的反射联系。当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椎动脉痉挛或收缩,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液供应,引发眩晕。这种反射机制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都可能存在,但对于本身存在颈椎基础病变的人群,这种反射更容易被触发。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相关影响
(一)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是自然进程,但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一进程。例如,中老年人群如果有长期低头劳作、缺乏颈部适当运动等情况,更容易出现颈椎病变导致眩晕。中老年女性可能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在颈椎退变引起眩晕的情况上可能相对更易发生,需要更加注意颈部的保健。
(二)年轻人群
年轻人群出现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往往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长期低头使用电子设备、不正确的睡眠姿势等。年轻男性可能因从事一些需要长时间保持不良颈部姿势的工作,如IT行业、长时间开车等,更容易出现颈椎病变。年轻人群在发病后,应及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四、诊断与鉴别
对于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症状上除了眩晕外,可能还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影像学检查如颈椎X线、CT、MRI等可以明确颈椎病变的部位、程度等情况。同时,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症进行鉴别,如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脑部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等。耳源性眩晕往往有耳部的其他症状,如耳鸣、听力下降等;脑部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眩晕通常有脑部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