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术后护理包括体位护理,全麻未清醒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儿童半卧位且角度可调;创口观察要留意渗血情况及婴幼儿表现;饮食上术后6小时进冷流质,1-2天半流质,3-5天过渡软食再正常饮食;口腔护理24小时后可用淡盐水漱口或家长轻柔擦拭;并发症观察预防包括出血和感染;活动休息方面术后保证休息,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1周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复诊随访要按时复诊,反馈相关情况及评估特殊患儿状况
一、术后一般护理
1.体位:全麻未清醒时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清醒后可采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分泌物引流。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其体位舒适且家长能协助固定,避免患儿自行变动体位导致出血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儿半卧位的角度可根据其耐受程度适当调整,一般建议床头抬高30°-50°。
2.创口观察:密切观察创口有无渗血,若唾液中带少量血丝属正常现象,但若持续有较多鲜血流出或患者出现频繁吞咽动作,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对于婴幼儿患者,家长要注意观察其口腔内分泌物情况,因为婴幼儿不会表达,可能会因咽部不适而哭闹不安,此时要警惕创口出血。
二、饮食护理
1.进食时间:术后6小时可进冷流质饮食,如冰牛奶、冰果汁等,冷的食物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要特别注意进食的温度和速度,避免过烫刺激创口。
2.饮食种类:术后1-2天进食半流质饮食,如稀粥、烂面条等,避免食用过硬、过热、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创口引起出血或疼痛。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需将食物碾碎、煮烂,保证食物易于吞咽且不会损伤创口。术后3-5天可逐渐过渡到软食,然后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创口愈合。
三、口腔护理
1.清洁时机:术后24小时后可开始用淡盐水或医生开具的口腔清洁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创口感染。对于年龄较小不能漱口的患儿,可由家长用棉球蘸取清洁液轻轻擦拭口腔,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触及创口。
2.清洁方法:用淡盐水漱口时,指导患儿仰头,使盐水在口腔内充分含漱后吐出,每日3-4次。家长协助清洁时,要注意棉球的湿度和力度,避免损伤患儿口腔黏膜及创口。
四、并发症观察与预防
1.出血:除了观察创口渗血情况外,还要注意患儿全身情况,如面色、心率等。若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表现,提示可能有内出血,需立即就医。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术后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加强出血观察和护理。
2.感染: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若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要考虑创口感染可能,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免疫力较低的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术后更要严格做好感染预防措施,包括限制探视人员等。
五、活动与休息
1.休息:术后要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哭闹、大声说话等,因为这些动作可能会引起创口震动,导致出血或影响创口愈合。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要尽量安抚其情绪,减少哭闹。
2.活动: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奔跑、跳跃等。1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要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学龄儿童,家长要督促其在术后短期内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体育活动,可先进行一些轻度的室内活动,如散步等。
六、复诊与随访
1.复诊时间:按照医生嘱咐按时带患儿复诊,一般术后1周左右复查创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评估腺样体恢复及鼻腔通气等情况。不同患儿根据恢复情况,复诊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家长要严格遵循医生安排。
2.随访内容:复诊时医生会检查创口愈合、鼻腔通气等情况,家长要向医生反馈患儿术后的饮食、睡眠、呼吸等情况。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儿,如曾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随访时要重点评估睡眠呼吸情况的改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