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腺瘤是怎样的疾病
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常见良性肿瘤,病因涉及遗传、碘摄入异常、辐射暴露;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及较大时的压迫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有手术和观察随访;不同人群如儿童、成年、老年、女性患者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确诊腺瘤一般建议手术,小且低恶变风险者可观察随访,特殊人群需特殊考量。
一、病因
遗传因素:部分甲状腺腺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甲状腺腺瘤的风险,有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甲状腺腺瘤。
碘摄入异常: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从而与甲状腺腺瘤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比如长期处于缺碘地区的人群,甲状腺腺瘤的发生率可能会有所变化。
辐射暴露:儿童时期颈部接受过辐射照射,会显著增加甲状腺腺瘤的发病风险。例如因某些疾病进行颈部放射治疗后,甲状腺组织受到辐射损伤,后续发生甲状腺腺瘤的几率升高。
二、临床表现
颈部肿块:多为患者自身发现颈部有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肿块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一般肿块生长缓慢,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
压迫症状:当腺瘤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导致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三、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颈部,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腺瘤的常用方法,可清晰显示甲状腺肿块的形态、大小、数目等,能判断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以及有无包膜等情况。
CT及MRI检查:对于一些较大的甲状腺腺瘤或怀疑有周围组织侵犯时,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一般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功能多在正常范围,但如果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等相应改变。
四、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甲状腺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等。对于确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切除,因为虽然甲状腺腺瘤是良性肿瘤,但存在恶变的可能,而且较大的腺瘤可能会产生压迫等症状。
观察随访:对于一些体积非常小、无任何症状且经评估恶变风险极低的甲状腺腺瘤患者,在充分告知病情及可能风险后,可考虑定期观察随访,密切监测肿块的变化情况。但随访过程中如果肿块有增大、出现可疑恶变征象等情况,仍需及时手术治疗。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时期患甲状腺腺瘤,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颈部手术可能会对颈部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儿童对疾病的耐受及表达可能不如成人,所以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需要密切关注肿块对儿童呼吸、吞咽等功能的影响,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术后要加强护理和随访。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相对儿童来说,在身体状况和对手术的耐受等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但也需要根据自身的甲状腺功能等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如果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需要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评估手术风险时需要更加全面。手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以及对甲状腺腺瘤术后相关情况的监测。
女性患者:女性患甲状腺腺瘤的几率相对男性可能略有不同,在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甲状腺腺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特点。女性在妊娠期如果发现甲状腺腺瘤,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腺瘤的变化情况,因为妊娠可能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而且腺瘤也可能在妊娠期发生变化,需要在妇产科和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协作下进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