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尿石症怎么办
妊娠合并尿石症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肾绞痛、血尿等,不同孕期表现略有差异)和辅助检查(超声、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治疗原则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一般治疗、止痛治疗),谨慎选择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时考虑,需综合评估风险及选择合适方式);特殊人群考虑需结合孕期因素(早孕期倾向保守,中晚期权衡手术影响)和胎儿安全;预后与结石等因素有关,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观察结石、肾功能及母胎健康状况
一、妊娠合并尿石症的诊断
1.临床表现:妊娠合并尿石症的孕妇可出现肾绞痛、血尿等表现,肾绞痛多为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及会阴部放射,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不同孕期的孕妇,由于子宫增大等解剖结构变化,疼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早孕期子宫增大不明显时,疼痛部位可能更接近肾区,中晚期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时,疼痛部位可能更偏向下腹。
2.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是妊娠合并尿石症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的结构,能发现结石的部位、大小等情况,且对胎儿无辐射影响,适合妊娠期使用。通过超声检查可观察到结石所在部位的输尿管扩张情况等。
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合并感染时可见白细胞增多及细菌等。不同孕周的孕妇,尿常规结果可能因身体生理变化有一定差异,但红细胞增多等提示可能存在尿石症相关问题。
肾功能检查:对于结石引起梗阻较严重的孕妇,可能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如肌酐升高等,不同孕期孕妇的肾功能基础值不同,需结合孕周等综合判断肾功能情况。
二、妊娠合并尿石症的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多饮水,增加尿量,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促进小结石排出。根据孕妇的孕周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水量,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左右,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孕妇不适。
止痛治疗:当出现肾绞痛时,可采用适当的止痛方法,如通过改变体位等缓解疼痛,必要时可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止痛药物,但需严格遵循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原则。
2.手术治疗的谨慎选择
手术指征:当结石引起严重梗阻、感染,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等情况时,才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孕期的手术风险不同,早孕期手术可能增加流产风险,中晚期手术可能增加早产风险等,需综合评估手术获益与风险。
手术方式选择:如采用输尿管镜取石等手术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孕妇的孕周、结石情况等,选择对孕妇和胎儿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
三、妊娠合并尿石症的特殊人群考虑
1.孕期因素
早孕期:胚胎处于器官形成关键时期,手术或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所以此时期更倾向于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通过多饮水等一般治疗措施尽量促进结石排出或缓解症状。
中晚期:随着孕周增加,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输尿管,使尿石症相关症状加重,此时期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病情适当考虑非手术或谨慎选择手术治疗,但要权衡手术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如早产等风险。
2.胎儿安全:整个孕期都要考虑胎儿的安全,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尽量选择对胎儿辐射小、影响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例如超声检查是相对安全的监测方法,手术时要使用对胎儿影响最小的麻醉等相关措施。
四、妊娠合并尿石症的预后及随访
1.预后:经过合理的治疗,多数妊娠合并尿石症的孕妇可以缓解症状,结石可能排出或得到控制。但预后情况与结石的大小、部位、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如果能早期发现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预后相对较好;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梗阻性肾病等并发症,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随访: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超声检查观察结石情况、肾功能检查了解肾脏功能恢复情况等。根据孕妇的孕周和病情恢复情况,制定不同的随访频率,早孕期可能随访间隔相对短一些,中晚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随访间隔,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