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是怎么引起的
肌肉拉伤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热身不足,运动前未充分热身,肌肉生理机能未达运动状态,尤其年龄较大者和女性风险更高;二是运动过度,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使肌肉疲劳,超出承受能力易拉伤,青少年更需合理控制;三是姿势错误,不正确姿势破坏肌肉力学平衡,长期运动者和老年人要注意规范动作;四是肌肉力量不平衡,身体两侧或同一肌肉群不同部分力量不均,肥胖人群更易因之受伤;五是环境因素,寒冷环境使肌肉黏滞性增加、弹性降低,湿滑地面影响稳定性,儿童在不良环境中易受影响;六是疾病或旧伤影响,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及旧伤会降低肌肉功能,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风险更大。
一、热身不足
运动前若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柔韧性和伸展性较差。此时突然进行剧烈运动,肌肉无法快速适应运动的强度和节奏,容易导致拉伤。例如,在没有充分活动关节和拉伸肌肉的情况下就进行快速的短跑冲刺,腿部肌肉很可能因为突然的收缩而拉伤。年龄较大的人群,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本身就有所下降,热身不足导致肌肉拉伤的风险更高,因此运动前更要注重充分热身。女性的肌肉力量相对男性较弱,热身不充分时也更容易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
二、运动过度
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使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疲劳。当肌肉疲劳时,其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力量和协调性下降。此时如果继续坚持运动,超出了肌肉的承受能力,就极易引发拉伤。比如,进行长时间的登山运动,腿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负重和收缩状态,到后期很容易发生拉伤。有运动基础的人如果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延长运动时间,也容易出现运动过度导致的肌肉拉伤。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骨骼和肌肉还未完全成熟,过度运动对他们的肌肉损伤风险更大,要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三、姿势错误
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会使肌肉承受不正常的压力和拉力,破坏了肌肉的正常力学平衡。比如,在进行举重训练时,如果姿势不正确,可能会使肩部或腰部的肌肉承受过大的力量,从而导致拉伤。对于长期进行特定运动项目的人,如运动员,如果姿势不规范,随着时间的积累,肌肉拉伤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老年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差,姿势错误更容易引发肌肉拉伤,在进行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四、肌肉力量不平衡
身体两侧的肌肉力量不对称,或者同一肌肉群中不同部分的力量发展不均衡,会使肌肉在运动时受力不均。力量较弱的部分难以承受运动带来的负荷,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损伤。例如,长期习惯使用一侧肢体进行运动或劳动,会导致两侧肢体的肌肉力量差异较大,在进行双侧肢体协同运动时,力量弱的一侧肌肉就容易拉伤。肥胖人群由于身体负担较重,肌肉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肌肉力量不平衡时更易发生拉伤,应注重进行全面的肌肉力量训练,改善肌肉力量不平衡的状况。
五、环境因素
在寒冷的环境中,肌肉的血液循环会减慢,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弹性和伸展性降低。此时进行运动,肌肉难以迅速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容易发生拉伤。例如,在低温的户外进行运动,如果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就增加了肌肉拉伤的可能性。此外,湿滑的地面会影响运动时的稳定性,使人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滑倒或扭伤,进而导致肌肉拉伤。儿童在户外玩耍时,对环境的适应和判断能力较弱,在寒冷或湿滑的环境中更容易因环境因素导致肌肉拉伤,家长要格外注意保护。
六、疾病或旧伤影响
一些疾病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使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下降,增加肌肉拉伤的风险。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肌肉代谢异常,使肌肉变得无力和僵硬,容易发生拉伤。此外,曾经有过肌肉拉伤的部位,即使已经恢复,其结构和功能可能也不如未受伤前,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更高。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和血管病变,肌肉的营养供应和感觉功能受到影响,发生肌肉拉伤的几率也会增加。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对肌肉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大肌肉拉伤的风险,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