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症状和体征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症状和体征两方面表现。症状包括疼痛(多在膝关节内外侧间隙,有不同性质,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肿胀(因滑膜受刺激、出血引起,不同人群表现不同)、弹响和交锁(屈伸有弹响,活动中突然卡住);体征有压痛(内外侧间隙固定压痛,不同人群检查有注意事项)、麦氏试验(仰卧位操作,不同人群操作需注意)、研磨试验(俯卧位操作,不同人群操作要调整力量)、股四头肌萎缩(长期损伤者可能出现,不同人群影响不同)。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部位:多位于膝关节的内外侧间隙处。在运动或特定膝关节动作时容易诱发疼痛,例如屈膝、旋转膝关节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青壮年由于运动量大,半月板损伤后疼痛往往较为明显且在活动时加重;而老年人可能本身有关节退变基础,疼痛可能相对隐匿,但仍可在膝关节活动时被触发。对于有长期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损伤病史的人群,出现膝关节相应部位疼痛需高度警惕半月板损伤。
性质:可为刺痛、胀痛或酸痛等。部分患者在损伤当时可能感觉膝关节有撕裂样疼痛,随后疼痛程度可能有所变化,活动后疼痛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2.肿胀
机制: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内的滑膜受到刺激,导致滑膜分泌增多,同时损伤部位可能有出血,从而引起膝关节肿胀。肿胀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急性损伤后肿胀出现较快,数小时内可能就会发现膝关节明显肿胀。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修复和反应特点,肿胀可能相对较明显且消退相对较慢,需要密切观察。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关节问题,肿胀可能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表现不太典型,但仍可通过体检发现膝关节周围组织紧张、皮温可能略有升高。
3.弹响和交锁
弹响:患者在屈伸膝关节时,可能会听到膝关节内有弹响声音,可为清脆的弹响或较沉闷的弹响。弹响产生的原因是损伤的半月板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位置发生改变,与膝关节的其他结构相互摩擦或碰撞所致。不同年龄人群弹响特点可能有差异,年轻人运动中发生半月板损伤时弹响可能较为突然且明显,而老年人由于关节退变,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弹响因素,需要仔细鉴别半月板损伤相关弹响。
交锁:是指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卡住,不能屈伸,需要通过活动膝关节或借助外力才能解除卡住状态。交锁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损伤的半月板部分卡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阻碍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这种情况在青壮年运动损伤导致的半月板损伤中较为常见,儿童发生交锁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需及时处理,老年患者也可能出现交锁,但往往提示半月板损伤较为严重。
二、体征表现
1.压痛
部位:在膝关节的内外侧半月板相应的解剖部位有固定压痛。例如,内侧半月板损伤时,压痛多位于膝关节内侧间隙;外侧半月板损伤时,压痛多位于膝关节外侧间隙。不同年龄人群压痛的敏感度可能不同,儿童由于配合度问题,压痛检查需要更轻柔且准确的操作;老年人可能由于关节退变,压痛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仍可通过仔细的触诊发现固定的压痛部位。
2.麦氏(McMurray)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屈曲,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另一手按住膝关节,将小腿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若在伸直过程中出现疼痛和弹响,则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对于儿童进行该试验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老年人进行试验时,由于关节可能存在退变,操作需谨慎,防止加重关节损伤。
3.研磨试验(Apley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将足部握住并向下压,同时作内外旋小腿,若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该试验对于半月板后角损伤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操作时,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力量,儿童和老年人都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膝关节损伤。
4.股四头肌萎缩
表现:长期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股四头肌萎缩,尤其是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较为明显。股四头肌萎缩会导致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进一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股四头肌萎缩可能会影响其下肢的正常发育和运动功能;老年人股四头肌萎缩则会加重膝关节的退变和功能障碍,需要关注股四头肌的锻炼和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