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来源:民福康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不同表现,无症状携带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需定期监测;典型肝炎症状有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全身症状(乏力、黄疸)、肝区不适;不同病情阶段有特殊表现,免疫清除期肝功能明显异常症状加重;肝硬化阶段有脾大、出血、腹水等并发症表现;肝癌阶段早期无特异表现,进展后有肝区痛加剧等表现,老年人相关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加强监测。

一、无症状携带者表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或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等阳性,肝功能基本正常,这类人群多处于免疫耐受期,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但机体免疫系统未对病毒发起攻击,一般无不适感觉,生活方式上若未过度劳累、合理作息,通常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需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因为部分人可能会逐渐进入免疫清除期出现症状。

二、典型肝炎症状表现

1.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常自觉进食量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胆汁分泌和代谢,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使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表现为拒食、喂养困难等情况,而成年患者则主要是主动进食意愿降低。

恶心、呕吐:由于肝功能异常,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胆汁分泌及排泄异常,可引起恶心,严重时出现呕吐,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易诱发,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类似,但儿童可能因呕吐频繁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特别关注其液体和电解质平衡。

腹胀:肝脏病变影响胃肠蠕动及消化功能,导致胃肠积气、积液,从而出现腹胀症状,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若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腹胀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2.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常感到疲倦、没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机体代谢功能紊乱,能量产生不足,同时乙肝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也会消耗机体能量,使患者出现乏力表现,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后比平时更易疲劳,活动量较以往减少;老年人则可能在日常简单活动后就出现明显乏力感。

黄疸:当肝细胞受损严重,胆红素代谢障碍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新生儿或婴儿出现黄疸时需警惕,因为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黄疸可能加重肝脏负担,需及时就医评估胆红素水平及肝脏情况;成年人出现黄疸则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肝脏损伤程度及病毒复制情况。

3.肝区不适

患者可感觉肝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钝痛等,这是因为肝脏肿大,刺激肝包膜上的神经末梢所致,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同,部分患者疼痛症状可能较轻,仅表现为肝区的坠胀感,而有些患者疼痛较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有时肝区不适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肝脏状况。

三、不同病情阶段的特殊表现

1.免疫清除期

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升高较明显,患者症状可能相对更突出,消化道症状、乏力等可能加重,此时机体免疫系统开始清除乙肝病毒,肝脏炎症反应较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免疫清除期可能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以便及时调整监测和干预措施;成年人则需要根据病情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等治疗。

2.肝硬化阶段

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相关表现,如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大、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可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腹水形成时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加重、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老年人发生肝硬化时,各器官功能衰退,对并发症的耐受能力下降,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需要特别加强监测和护理。

3.肝癌阶段

部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进展为肝癌,早期可能无特异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肝区疼痛加剧、进行性消瘦、乏力加重、腹部肿块等表现,老年人本身肿瘤相关症状可能不典型,肝癌的早期诊断相对困难,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MRI等)及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等)等进行早期筛查。

了解疾病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超过6个月以上,导致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炎症损伤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呈阳性的临床意义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呈阳性在临床上分为HBsAg阳性、抗-HBs阳性、HBeAg与抗-HBe阳性、抗-HBc等,类型不同临床意义也不同,详情如下:1、HBsAg阳性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它本身没有传染性,但它的存在表明体内有乙肝病毒的存在。通常提示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可能是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也可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抗-HB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具体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是指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是将重组酿酒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纯化后再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的,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是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制成的。注射疫苗后体内即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从而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侵袭。此外,建议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是什么意思?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表面五项顾名思义,即有五项检查内容,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即是指人体在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攻击后,在人体自身免疫被激发后,人体自身所形成的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或者是在自动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之后所形成的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能力。对于此种抗体,应当越多越好,正常应当保持在100以上,如不足者,应积极主动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1、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治疗口服方便,每天口服一粒药即可,抑制病毒效果较好,但有难停药的弊端,需要长期服药,服药过程中要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的变化及肝功能的变化;2、干扰素:分为长效干扰素与短效干扰素。短效干扰素隔天打1针,长效干扰素为1周打1针。干扰素治疗疗程比较短
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感染病毒造成的,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会经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亲密接触传播等。病情恶化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建议及时去医院做肝功能检查、乙肝两对半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主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服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片抑制体内的病毒;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和护肝片促进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认识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是相似的,如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试验异常、厌油腻等情况,部分表现出黄疸,但是没有症状的感染也是多见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经过消化道传播,其余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
什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这属于一种自身保护性的抗体,这种抗体的由来往往是病人既往注射过乙肝疫苗是以人体所产生的,或者是由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经过自身的免疫力将病毒清除以后所遗留下来的,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自身来说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建议临床上每3~5年需要复查一次乙肝表面抗体,如果表现出了抗体滴度
急性黄疸性肝炎严重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黄疸性肝炎是否严重需要根据病人的患病程度来决定。正常病情轻微的病人,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不是很严重,但如果病情较重,很可能会危及生命。急性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性肝炎素造成的,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并且疾病覆盖的范围较广,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急性黄疸性肝炎的病人正常会表现出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的症状。
病毒性肝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以急性为主,部分病人可能临床症状很轻,以保肝治疗为主,支持治疗和营养护理;乙肝和丙肝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除了本身病毒复制之外,可能有的病人已经进入到疾病比较偏晚的阶段,可能还需要其他的针对性肝硬化的治疗、肝衰竭的治疗、肝癌的治疗。
丙型肝炎传染途径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家首先要了解,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肝癌正常比乙肝短十年,主要传播途径如下:1.经过输血传播;2.经过吸毒传播:吸毒者静脉吸毒使用的注射器,未严格消毒,造成吸毒者之间传播;3.经过性接触传播。约20%的肝炎传播途径尚不明确;总体来讲无论乙肝和丙肝,主要传播途径并非经过粪-口途径,即进食不会传染乙肝和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如何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乙型病毒肝炎大部分90%以上可以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如阳性已经超过半年了,这时会发生慢性化,不及时治疗经过20年,大约40%患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经过5年左右后,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变化为肝功异常、腹水、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五年死亡率较低。长期不治疗,如果肝细胞已经出现,也会导
乙型病毒性肝炎日常要注意什么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患乙型病毒性肝炎日常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把自己当病人。如果情绪不好,症状会加重,会出现肝硬化、肝脏肿瘤。第二、在饮食上建议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要规律。第三、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形成良好的规律。第四、定期做检查,比如三个月到半年做一次肝脏的B超、肝功能、甲醛蛋白、甲胎蛋白、病毒数量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即母婴传播、水平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第一、母婴传播是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母亲传孩子,称为垂直传播。主要是在围产期,生产的过程中,母亲携带有病毒,通过皮肤产道出现刮伤血液进入婴儿体内引起传播,少数为宫内感染。第二、水平传播,又叫后天传播。通过拔牙、不洁的针头注射、不合法献血、输液都可以传播。还有性生活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水源、污染的食品、蚊蝇、污染的物品等日常生活途径进行传播,可能会导致区域流行。患者大多会出现疲倦、乏力、发热、食欲下降、腹胀、腹痛、腹泻、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呈现为急性病变。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是检查什么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是对甲型病毒性肝炎做的一项检查,是甲型肝炎早期重要诊断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这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甲型肝炎抗体可能会在黄疸期达到高峰,两个月左右时抗体逐渐减弱,三至四个月左右时逐渐消失。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母婴垂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围生期传播以及生产后传播。其中围生期和生产过程传播是母婴垂直传播的主要方式。第二血液和体液传播,微量的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可以通过输血以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用剃须刀和牙刷、血液透析等传播。第三,与乙肝病毒阳性患者性接触时没有防护,其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会大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