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表现有哪些常见的
肝性脑病有神经精神系统表现和其他表现,轻度有注意力不集中、轻度性格改变;中度有意识错乱、行为异常(如扑翼样震颤);重度为昏迷状态;其他表现包括智能减退、运动和反射异常等,各阶段表现及相关机制与肝脏功能异常致体内代谢产物蓄积影响大脑神经功能等有关,不同人群表现及影响各异。
一、神经精神系统表现
1.轻度肝性脑病:
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例如在进行简单计算或注意力相关测试时,表现出反应较迟钝,对简单问题的反应时间延长。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异常导致体内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清除,影响了大脑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进而干扰了大脑的注意力调节机制。在生活方式上,若患者本身有长期饮酒导致肝硬化进而引发肝性脑病的情况,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会影响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如不能准确完成工作任务中的细节部分。对于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在学校的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影响学业表现。
还可能有轻度的性格改变,如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原本性格内向的人变得易激动。这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肝脏疾病导致血氨等代谢产物升高,影响了神经递质的正常合成和传递,从而改变了患者的性格特征。对于有家族遗传肝病病史的人群,在出现肝性脑病时,这种性格改变可能会被家属更早察觉,因为他们对患者平时的性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2.中度肝性脑病:
出现意识错乱的情况,表现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障碍。例如,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不清楚当前是什么时间,不认识身边的亲人等。这是由于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血氨等毒素进一步干扰了大脑对这些基本信息的处理和整合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是因慢性肝病逐渐发展为肝性脑病,中度阶段时其日常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无法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等都需要他人协助。对于老年患者,本身的认知功能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下降,而肝性脑病会进一步加重这种认知定向障碍,使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幅降低。
出现行为异常,如出现扑翼样震颤。这是一种特征性的表现,患者两臂平伸,手指分开时,出现不规则的、快速的、无节律的抖动,类似鸟儿扑翼的动作。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基底神经节功能紊乱,与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在病史方面,若患者有长期乙肝病史,病情逐渐进展到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的出现提示病情已进入中度阶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干预。
3.重度肝性脑病:
昏迷状态,患者完全丧失意识,对任何刺激都无反应。此时大脑的神经功能严重受损,各项生理功能调节紊乱。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昏迷状态下的护理需求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昏迷时的护理要特别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和吞咽反射相对较弱。老年患者昏迷时则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形成,因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同时,重度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命体征也会出现明显变化,如呼吸、心跳、血压等可能不稳定,需要密切监测。
二、其他表现
1.智能减退:患者的智力水平较以往下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难以记住新近发生的事情;计算能力下降,不能准确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等。这是因为肝脏疾病导致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大脑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使得大脑的学习、记忆和计算等智能相关功能受损。对于有长期酗酒史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性脑病的人群,智能减退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无法独立管理财务等日常事务。在特殊人群中,如孕妇合并肝性脑病时,智能减退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健康,还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潜在影响,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会通过胎盘等途径影响胎儿。
2.运动和反射异常:除了扑翼样震颤外,还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患者的肢体变得僵硬,活动不灵活。腱反射也可能出现异常,如腱反射亢进等。这些运动和反射异常与大脑对神经肌肉的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的神经-肌肉传导通路受到影响。对于儿童肝性脑病患者,运动和反射异常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如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等情况,需要早期进行康复评估和干预。而对于老年患者,运动和反射异常会进一步加重其行动不便,增加跌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需要家属给予更多的照顾和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