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怎么治疗呢
尿失禁治疗方法多样,非药物治疗包括盆底肌训练(各年龄段及性别的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适用,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膀胱训练(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的尿失禁患者,通过记录排尿日记逐渐延长排尿间隔)、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控制咖啡因等摄入、体重管理及避免憋尿等诱因);药物治疗针对特定类型尿失禁,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常用米拉贝隆等;器械辅助治疗有尿失禁垫(适用于各种活动量大的尿失禁患者,正确放置更换)和阴道子宫托(适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不适合手术的中重度患者,医生指导下使用);手术治疗用于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尿失禁患者,常见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以达最佳效果。
一、非药物治疗
1.盆底肌训练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及性别的尿失禁患者,尤其是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于产后女性、中老年人群等因盆底肌松弛易患尿失禁的群体较为重要。生活方式上久坐、肥胖等可能加重盆底肌负担的人群也适合。
具体做法:凯格尔运动是常见的盆底肌训练方法,患者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时的肌肉收缩),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通过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可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控制能力,改善尿失禁症状。
2.膀胱训练
适用人群: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的尿失禁患者。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均可采用,对于有频繁尿急、尿频症状的人群有效。
具体做法:首先记录排尿日记,了解患者的排尿规律。然后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比如开始时每1-2小时排尿一次,之后慢慢延长到每2-3小时排尿一次,通过训练来重建膀胱的正常储尿功能。
3.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减少咖啡因、酒精的摄入,因为咖啡因和酒精可能刺激膀胱,加重尿失禁症状。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如老年人应注意控制咖啡和酒精的量,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更要注意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饮品。同时,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取,以减轻对膀胱的刺激。
体重管理:肥胖是尿失禁的一个危险因素,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可显著改善尿失禁症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关注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例如年轻人可选择运动健身的方式,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避免诱因:避免长时间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对于有慢性咳嗽等可能增加腹压情况的患者,如老年人有慢性支气管炎易出现咳嗽,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腹压增加对尿失禁的影响。
二、药物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尿失禁,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尿失禁,可考虑药物治疗。例如针对逼尿肌过度活动的药物。
2.常用药物: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米拉贝隆等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通过作用于膀胱逼尿肌,抑制逼尿肌收缩,从而改善尿频、尿急和尿失禁症状。但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健康状况等综合考虑是否使用药物治疗以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三、器械辅助治疗
1.尿失禁垫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种类型尿失禁且活动量较大的患者,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均可使用。例如老年人行动不便时,尿失禁垫可提供方便,帮助保持身体干爽。
使用方法:选择合适尺寸的尿失禁垫,正确放置在内裤内,确保能有效吸收尿液,同时要注意及时更换,保持局部清洁。
2.阴道子宫托
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因盆底肌松弛且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中重度患者。
使用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型号的阴道子宫托,放入阴道内,起到支撑盆底组织的作用,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但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定期清洁和更换,避免引起阴道感染等问题。
四、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经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尿失禁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盆底肌训练等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
2.常见手术方式
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通过手术将膀胱尿道悬吊起来,增加尿道阻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适用于合适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医生会严格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是否采用该手术方式。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这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通过放置吊带在尿道中段,起到支撑作用,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但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总之,尿失禁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尿失禁的类型、严重程度、年龄、健康状况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