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
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有其适用情况、方法、康复训练、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处理措施。适用情况包括GardenⅠ型、Ⅱ型骨折或无明显移位骨折,以及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治疗方法有牵引、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分早期、中期、后期循序渐进进行;注意事项涉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常见并发症有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肺部感染、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等,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一、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适用情况
1.骨折类型:对于GardenⅠ型、Ⅱ型的不完全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完全骨折,由于骨折断端相对稳定,保守治疗可能是合适的选择。例如一些老年人,其骨折程度较轻,未发生明显移位,通过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2.患者身体状况:年龄较大、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衰竭等),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像一些高龄老人,本身身体机能较差,手术风险极高,保守治疗相对更为安全。
二、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方法
1.牵引治疗:皮肤牵引或骨牵引是常用的方法。皮肤牵引通过粘贴在皮肤上的牵引带施加力量,适用于骨折早期的临时固定和轻度骨折的治疗,一般牵引重量相对较轻。骨牵引则是通过在骨骼上穿针(如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利用牵引弓和牵引绳施加持续的牵引力,能更有效地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2.卧床休息:患者需严格卧床,患侧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可使用防旋鞋防止下肢旋转。卧床时间通常较长,一般需要36个月,具体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在此期间,患者要避免过早坐起或下地负重,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3.药物治疗:可使用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钙剂、维生素D等,有助于增强骨密度,促进骨折修复。同时,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三、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在卧床期间,患者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即用力收缩大腿前方肌肉,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进行多次。还可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中期康复:当骨折有一定愈合迹象后,可逐渐增加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辅助器械(如CPM机)进行关节活动训练,活动范围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
3.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患者可在双拐的辅助下逐渐进行部分负重行走训练。根据骨折愈合的牢固程度,逐渐增加负重的重量,直至完全弃拐行走。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
四、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保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老年人骨骼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卧床时间长,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要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
2.性别因素:女性患者可能在绝经后出现骨质疏松,影响骨折愈合,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补钙和抗骨质疏松治疗。男性患者若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治疗期间应严格戒烟戒酒。
3.生活方式: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便秘,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4.病史因素: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骨折愈合,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避免因卧床导致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五、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1.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GardenⅢ型、Ⅳ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时。若骨折68个月仍未愈合,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如植骨术、内固定术等。
2.股骨头缺血坏死:是股骨颈骨折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与骨折导致股骨头血运破坏有关。早期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股骨头血运,若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3.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4.褥疮:多发生在长期受压的部位,如骶尾部、足跟部等。要定期为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床垫等,预防褥疮的发生。若已发生褥疮,要根据褥疮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创、换药等。
5.深静脉血栓:由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可通过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方法预防。若发生深静脉血栓,要及时进行溶栓、抗凝等治疗,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