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怎么检查
血液、尿液检查可通过激素水平测定等评估肾上腺相关功能及辅助疾病诊断,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可观察肾上腺形态等,动态功能试验如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卡托普利试验可鉴别库欣综合征病因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血液检查
1.激素水平测定
皮质醇:包括血清皮质醇昼夜节律测定,正常情况下皮质醇有昼夜节律,清晨最高,下午逐渐降低,午夜最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醇水平升高且昼夜节律消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皮质醇水平降低。例如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质醇水平常升高且昼夜节律异常。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其意义在于评估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的功能状态。
醛固酮:分为血浆醛固酮浓度和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测定等。醛固酮增多症时醛固酮水平升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醛固酮水平升高且肾素活性降低,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增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醛固酮水平可能降低。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法等,可帮助判断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
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嗜铬细胞瘤患者儿茶酚胺水平显著升高,尤其是在发作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检测,能辅助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的诊断,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嗜铬细胞瘤可能导致血压急剧波动等危险情况,检测儿茶酚胺尤为重要,需要谨慎采集标本以保证结果准确。
二、尿液检查
1.尿游离皮质醇
尿游离皮质醇能反映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的功能,其排泄量与血浆游离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尿游离皮质醇升高,如库欣综合征患者尿游离皮质醇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尿游离皮质醇降低。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尿液的采集方法有所不同,儿童需要注意避免污染等情况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正常成人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排泄量有一定的参考范围,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进行检测。
2.尿儿茶酚胺
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对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嗜铬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排泄量显著增加。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尿儿茶酚胺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由于代谢等因素与成人不同,其正常范围也不同,采集尿液时要注意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肾上腺超声:可以初步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对于肾上腺肿瘤等病变有一定的筛查作用,超声检查无创、简便,可作为初步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儿童中,超声检查相对安全,无辐射,能较好地观察肾上腺区域的结构,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例如可以发现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囊肿等病变的大致情况。
2.CT检查
肾上腺CT平扫+增强:能够清晰地显示肾上腺的解剖结构,对于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以明确肾上腺肿块的大小、形态、密度等情况,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肿块的血供情况,从而鉴别肾上腺腺瘤、腺癌等病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CT检查的辐射剂量需要根据体重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儿童由于对辐射较为敏感,在进行CT检查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利弊。例如对于怀疑肾上腺皮质癌的患者,CT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等情况。
3.MRI检查
肾上腺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对于肾上腺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一些富含脂肪的肾上腺腺瘤等病变,MRI的化学位移成像可以利用脂肪与水的信号差异来鉴别病变性质。MRI检查无辐射,对于儿童等对辐射敏感的人群较为适用。可以多方位成像,有助于全面观察肾上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例如对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周围血管等结构的关系观察较为清晰。
四、动态功能试验
1.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鉴别库欣综合征的病因。正常情况下,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醇会被抑制而降低。库欣综合征患者中,垂体性库欣病患者多数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而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癌及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则不能被抑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试验过程中的药物剂量等需要根据年龄进行适当调整,儿童进行该试验时要密切观察反应,因为儿童的生理状态与成人不同,可能对药物的耐受等情况不同。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鉴别库欣综合征的病因是垂体性还是异位性或肾上腺性。垂体性库欣病患者大多数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而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癌及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则不能被抑制。在进行该试验时,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的身体反应,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关注药物对其肝肾功能的影响等情况。
2.卡托普利试验
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醛固酮瘤患者对卡托普利试验无反应,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对卡托普利试验有反应。该试验对于不同年龄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诊断价值相似,但在儿童中进行该试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儿童的耐受性等问题,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