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黄疸型肝炎

来源:民福康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以肝脏炎症和肝细胞坏死病变为主且有黄疸表现的传染病,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发病机制涉及肝细胞损伤及胆红素代谢障碍,临床表现有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不同阶段表现,诊断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一般及药物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可通过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

一、定义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类型,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肝细胞坏死病变为主,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临床上出现黄疸表现的一组传染病。

二、病因

1.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HAV):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感染后可引起急性黄疸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各年龄人群均有易感性。

丁型肝炎病毒(HDV):需依赖HBV存在才能感染人体,传播途径与HBV相似。

戊型肝炎病毒(HE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青壮年发病较多。

2.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等)等,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引发急性黄疸型肝炎,不同年龄、性别因用药情况不同,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导致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风险有差异。

3.酒精性肝损伤: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损伤肝细胞,引起肝脏炎症和黄疸,长期饮酒的生活方式人群更易发生。

4.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紊乱攻击肝脏,导致肝脏炎症和黄疸,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有关,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女性相对更易患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的急性黄疸型肝炎。

三、发病机制

1.致病因素作用于肝脏,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坏死等病变。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病毒侵入肝细胞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直接损伤肝细胞,同时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细胞攻击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进一步加重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损伤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导致肝细胞内的胆红素等物质释放进入血液,同时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功能发生障碍,使得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黄疸。

四、临床表现

1.黄疸前期

多数患者有全身乏力,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减少等。

消化道症状较为突出,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成人和儿童均有这些表现,但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以哭闹、拒食等方式体现。

部分患者有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5℃左右,不同年龄人群体温波动可能略有差异,但机制相似。

2.黄疸期

尿色加深,逐渐出现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先从巩膜开始,然后波及全身皮肤。儿童的皮肤相对较薄,黄疸可能更易观察到。

黄疸出现后,发热逐渐消退,消化道症状可能有所减轻,但仍有乏力等表现。

3.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皮肤、巩膜黄染减轻直至消失。

乏力等全身症状逐渐改善,食欲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不同年龄患者恢复速度可能不同,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合理休息和调养。

五、诊断

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反映肝细胞损伤和胆红素代谢异常。

病原学检查:检测血清中肝炎病毒标志物,如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抗-HAVIgM)阳性提示甲型肝炎病毒近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等,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对于明确病因至关重要。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情况。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检查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了解肝脏的大体病变,儿童进行B超检查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等调整检查方式和探头选择。

六、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需充分休息,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肝脏的修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症状明显减轻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儿童需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药物,如病毒性肝炎如有抗病毒指征时可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但具体药物需严格依据病情和指南选择,避免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药物。

可使用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护肝细胞,但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合理选用。

七、预后

多数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预后良好。但如果病情严重,如出现重型肝炎等情况,预后较差。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预后有所差异,例如甲型肝炎多数预后良好,很少转为慢性;而乙型肝炎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肝炎等。儿童患者相对成人在恢复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特点,如恢复速度、对治疗的耐受性等,但总体多数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

八、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对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对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患者,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避免高危行为传播病毒。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预防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粪-口传播。

防止血液传播,如避免不安全的输血和注射,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等,预防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的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相应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儿童应按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成人中未免疫且有感染风险的人群也应考虑接种疫苗。对于丙型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主要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预防。

了解疾病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胆红素异常升高引起的疾病,是急性肝炎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药物损伤、致病菌感染、环境影响等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黄疸前期、黄疸期以及恢复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黄疸有什么方法退的快?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婴儿表现出黄疸,需要根据黄疸的数值和婴儿的反应情况来确定,病理性黄疸需要尽快进行黄疸的退黄,退黄方法有很多,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蓝光照射疗法,这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退黄方法。从理论上讲,可见光均具有退黄疸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改变未和胆红素结合的构型(造成婴儿黄疸的物质,使其成为可溶的同分异构体,易于经
黄疸晒阳光能不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当然可以啦!若是轻度的黄疸,而且宝宝精神好吃奶好让宝宝多晒晒太阳就可以啦。而蓝光照射主要指对中度和重度黄疸。一般都是选择蓝光和绿光。关键是让宝宝多吃多喝多拉。如果黄疸指数超过是八到九左右,也可以采取蓝光照射光疗灯,光疗毯或者是单面儿蓝光,双面蓝光或者是口服茵栀黄颗粒。如果黄疸指数在八以下,那就让宝宝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具体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是指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是将重组酿酒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纯化后再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的,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是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制成的。注射疫苗后体内即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从而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侵袭。此外,建议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是什么意思?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表面五项顾名思义,即有五项检查内容,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即是指人体在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攻击后,在人体自身免疫被激发后,人体自身所形成的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或者是在自动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之后所形成的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能力。对于此种抗体,应当越多越好,正常应当保持在100以上,如不足者,应积极主动
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黄疸性肝炎能否能达到临床治愈具体还需要根据病毒的类型来决定。对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性等造成的黄疸性肝炎,可以达到临床缓解,但是由于病毒无法或者很难被清除,还应该给予密切的定期随访。而对于甲型肝炎病毒或者巨细胞病毒所造成的黄疸性肝炎,如果病人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这些感染性疾病都具有自限性,可以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认识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是相似的,如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试验异常、厌油腻等情况,部分表现出黄疸,但是没有症状的感染也是多见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经过消化道传播,其余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
什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这属于一种自身保护性的抗体,这种抗体的由来往往是病人既往注射过乙肝疫苗是以人体所产生的,或者是由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经过自身的免疫力将病毒清除以后所遗留下来的,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自身来说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建议临床上每3~5年需要复查一次乙肝表面抗体,如果表现出了抗体滴度
急性黄疸肝炎严重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黄疸性肝炎是否严重需要根据病人的患病程度来决定。正常病情轻微的病人,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不是很严重,但如果病情较重,很可能会危及生命。急性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性肝炎素造成的,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并且疾病覆盖的范围较广,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急性黄疸性肝炎的病人正常会表现出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的症状。
丙型肝炎传染途径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家首先要了解,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肝癌正常比乙肝短十年,主要传播途径如下:1.经过输血传播;2.经过吸毒传播:吸毒者静脉吸毒使用的注射器,未严格消毒,造成吸毒者之间传播;3.经过性接触传播。约20%的肝炎传播途径尚不明确;总体来讲无论乙肝和丙肝,主要传播途径并非经过粪-口途径,即进食不会传染乙肝和
丙型肝炎能治疗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丙型肝炎是一种多见的急慢性传染性肝病,部分急性丙肝可以发生自发性的清除,部分慢性丙型肝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现阶段的丙肝已经是可以治愈性疾病。对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如果病毒定量是阳性,就需要进行治疗,使用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以在2~3个月左右的时间有效的治愈丙肝。早期治疗,愈后非常的好,但是一旦
新生儿黄疸引起脑瘫怎么办
孙岩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即黄疸在一定的范围内,在生理所需要的范围内对宝宝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即宝宝的一般状况良好,包括吃奶良好、大小便正常、反应状态好、没有拒乳、嗜睡等症状。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胆红素在一定时间内上升过高、过快或者合并某些其他症状,如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使患儿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酒精性肝炎与病毒性肝炎的区别
曾艳丽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酒精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病因完全不同。酒精性肝炎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没有传染性。而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导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次,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结局不同,酒精性肝病疾病在早期通过戒酒锻炼等,可以完全恢复。而病毒性肝炎的种类不同,结局也完全不同,比如甲肝和戊肝,可以完全治愈。丙肝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可以治愈。但是乙肝的治愈几率很低,
肝炎有什么症状
李蕴铷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依据病情的轻重和急性和慢性之分,症状有所区别。慢性肝炎大多没有什么症状,很多都在体检当中发现肝功能异常来诊断。急性肝炎或是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肝脏损伤比较重,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烧、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腹泻、肝区隐痛等症状。部分肝炎患者还会伴有乏力、牙龈出血、鼻出血、黄疸等症状,往往见于肝脏损伤比较重,凝血功能比较差的患者。
预防黄疸孕妇吃什么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预防黄疸,孕妇可以吃一些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海带、动物肝脏或者是紫菜等。同时,还要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是水果,也要吃一些含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豆浆等。营养丰富以后,才能够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除此之外,饮食还要多样化,多吃一些粗粮以及一些主食,这样才能保证婴儿的身体健康。
生理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两周左右可以消退,如果两周以后还有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新生足月儿在出生后两至三天开始出现到七到十天左右可以结束;如果是早产儿可能出现时间会较早,但是也会在出生后四到六天会结束,如果两周还没结束应该及时就诊。
黄疸怎么降下来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首先需要明确引起黄疸原因,如果是由于溶血导致的黄疸,应该积极消除引起溶血的原因,严重者还需要输血治疗;如果是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引起的黄疸,要积极进行护肝治疗。另外,如果是由于梗阻引起黄疸,比如由于胆管结石或者胆肝癌或者胆囊癌引起,应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