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后的护理
肋骨骨折患者护理涵盖多方面,一般护理包括采取舒适体位及合理休息活动;疼痛护理有非药物和药物止痛相关注意事项;呼吸功能护理包括呼吸训练和病情观察;饮食护理要保证营养均衡及保持大便通畅;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需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等,从体位、休息活动、疼痛、呼吸、饮食及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一、一般护理
1.体位护理:
对于肋骨骨折患者,应采取舒适且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如半卧位。半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增大胸腔容积,改善呼吸功能。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需特别注意保持正确体位,避免胸廓受压加重损伤,同时要关注其呼吸频率、幅度等情况,因为儿童胸廓弹性较好,骨折后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半卧位能相对减轻胸廓运动时的疼痛和对呼吸的影响。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半卧位还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如坠积性肺炎等,因为半卧位时痰液更易引流。
避免患侧卧位,防止骨折断端刺激周围组织加重疼痛,影响呼吸。
2.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在病情稳定后,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例如,对于青壮年肋骨骨折患者,在骨折初期需卧床休息,随着骨折部位逐渐愈合,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床上肢体活动,如四肢的屈伸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而对于老年肋骨骨折患者,活动应更加谨慎,可先从床上的轻微翻身等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床边坐立、短时间站立等,活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耐受情况。
二、疼痛护理
1.非药物止痛方法:
可采用心理疏导的方法缓解患者疼痛,通过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敏感度。例如,给患者讲解疾病的恢复过程等,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儿童患者,家长的陪伴和安抚尤为重要,家长可通过讲故事、播放轻柔音乐等方式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减轻其因肋骨骨折带来的疼痛焦虑。
局部固定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使用胸带等进行固定,可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减少骨折断端的摩擦,从而缓解疼痛。固定时要注意松紧度适宜,过紧会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胸带的选择和固定松紧度要相应调整,儿童皮肤娇嫩,应选择合适材质且松紧适度的胸带,老年人骨骼脆弱,固定时要确保骨折部位稳定又不造成额外压迫。
2.药物止痛注意事项:
若需使用药物止痛,应遵循谨慎原则。对于儿童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止痛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或对儿童影响较小的缓解疼痛方式。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身体状况,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更加谨慎,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三、呼吸功能护理
1.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以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深呼吸可增加肺活量,有效咳嗽能将呼吸道内的痰液排出。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呼吸训练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时,要采用适合其年龄的方法,如通过吹泡泡等游戏形式引导儿童进行深呼吸,鼓励其有效咳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骨折部位疼痛加重。青壮年患者可较为规范地进行深呼吸练习,每次深呼吸尽量达到最大肺活量,然后进行有效咳嗽,每天可多次练习。老年人进行呼吸训练时,速度要缓慢,逐渐增加呼吸深度和咳嗽力度,防止因呼吸急促或用力过度引发不适。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以及有无呼吸困难等表现。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肺部并发症,如气胸、血胸等,需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肋骨骨折后,更要加强呼吸情况的观察,因为这类患者本身呼吸功能就较差,肋骨骨折可能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障碍。
四、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
给予患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的饮食,以促进骨折愈合。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物质,维生素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钙是骨骼修复所需的重要元素。例如,可让患者多食用牛奶、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支持其生长发育和骨折修复,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口味适当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全面。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减退,饮食要易于消化,同时保证营养的供应,可将食物制成软烂的形式,如将肉类炖煮至软烂,蔬菜切成细丁等,方便老年人消化吸收。
2.保持大便通畅:
鼓励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预防便秘。因为患者卧床期间活动减少,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胸腔压力,影响呼吸和骨折愈合。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调整其饮食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老年人则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但要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五、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1.肺部感染预防:
除了上述呼吸功能护理外,还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对于长期卧床的肋骨骨折患者,协助其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翻身时要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加重疼痛和损伤。儿童患者由于咳嗽反射较弱,更要加强拍背等护理措施,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老年人皮肤薄嫩,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擦伤。
2.压疮预防:
定期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同时,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对于骨隆突处可使用气垫圈等减压。儿童患者皮肤娇嫩,选择气垫圈等减压用品时要注意材质温和,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更要加强皮肤护理,观察皮肤有无发红、破损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