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
肝转氨酶高是指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过04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过037U/L的情况,其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中的剧烈运动、熬夜过劳、饮酒等)和病理性因素(如肝脏疾病中的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中的心血管疾病、胆道疾病等)。对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调整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则要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同时不同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有相应注意事项。概括为:肝转氨酶高是血液中相关酶检测值超正常范围,原因分生理和病理,生理因素需调整生活方式复查,病理因素要针对原发疾病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要点。
一、肝转氨酶高的定义及相关指标
肝转氨酶是存在于肝细胞中的一类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当肝细胞受损时,肝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肝转氨酶水平升高。一般来说,ALT的正常参考值通常为040U/L,AST的正常参考值通常为037U/L,当检测值超过正常范围上限时,可认为肝转氨酶高。
二、导致肝转氨酶高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年龄与性别:儿童的肝酶活性可能相对较高,这与儿童肝脏的生理发育特点有关;部分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也可能出现肝转氨酶轻度升高,这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例如,青春期少年的ALT可能较成年人略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多为生理性波动。
2.生活方式
剧烈运动:短时间内进行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引起肝转氨酶升高。这是因为运动时肌肉组织也会释放少量转氨酶,同时运动导致身体缺氧等情况可能影响肝细胞功能,一般休息后可恢复正常。比如长跑、高强度力量训练后,可能出现肝转氨酶轻度升高,但通常在休息12天后复查可降至正常范围。
熬夜、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使肝细胞受损,进而导致肝转氨酶升高。长期熬夜的人群,肝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代谢废物堆积,容易引起肝细胞损伤,一般调整作息后,肝转氨酶可逐渐恢复。
饮酒:短时间内大量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肝转氨酶升高。例如一次性大量饮酒后,ALT和AST可能会明显升高,一般戒酒后数天内可逐渐下降。
(二)病理性因素
1.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会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导致肝转氨酶大量释放到血液中。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ALT和AST常显著升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脂肪肝:肥胖、高脂血症等因素引起的脂肪肝,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会影响肝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肝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升高。研究表明,约50%的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存在肝转氨酶升高,一般通过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等措施,肝转氨酶可有所下降。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肝细胞,导致肝转氨酶升高,同时可能伴有肝功能其他指标异常,如胆红素升高等。
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如四环素等)、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等)、降脂药物等,可能会引起肝细胞损伤,导致肝转氨酶升高。不同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机制不同,有的是直接毒性作用,有的是通过免疫反应等机制。
2.其他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可能会引起肝转氨酶升高。这是因为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存在某些共同的代谢途径或细胞损伤机制的关联,心肌梗死时释放的某些物质可能影响肝脏,导致肝转氨酶升高。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可能出现肝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升高。
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也可能导致肝转氨酶升高。胆道梗阻时,胆汁排泄不畅,可能引起肝细胞继发性损伤,从而使肝转氨酶释放增加。一般胆道疾病引起的肝转氨酶升高常伴有胆红素升高、腹痛等症状。
三、肝转氨酶高的应对与注意事项
(一)对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肝转氨酶高
1.调整生活方式
对于因剧烈运动、熬夜、过度劳累引起的肝转氨酶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例如,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
对于饮酒引起的肝转氨酶高,要严格戒酒,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帮助肝脏恢复。
2.定期复查: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肝转氨酶高一般在调整相关生活方式后12周复查,观察肝转氨酶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持续异常,需要进一步排查病理性因素。
(二)对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肝转氨酶高
1.针对原发疾病治疗
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转氨酶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等治疗。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符合抗病毒指征时,可选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但具体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情况制定。
脂肪肝患者则需要通过控制体重、增加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等方式治疗,如肥胖患者需要减轻体重,一般建议每周减轻12公斤;同时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需要停用可疑药物,并根据肝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治疗,如给予保肝药物等。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肝转氨酶高时,要特别注意排查是否为感染等原因引起,如病毒性肝炎在儿童中的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且儿童用药需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针对感染性因素进行抗感染等处理,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
孕妇:孕妇出现肝转氨酶高时,需要谨慎对待,因为某些治疗肝病的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要详细询问病史,排查可能的原因,如是否为妊娠相关性肝病等,由多学科团队(包括产科、肝病科等)共同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肝转氨酶高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较多的特点,如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等。在排查原因时要全面,治疗上要兼顾各器官功能,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和肝功能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