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病变性质

来源:民福康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其病变性质主要是肝细胞变性、坏死,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具体病变表现包括肝细胞变性(细胞水肿、嗜酸性变)、坏死(嗜酸性坏死、溶解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以及间质反应性增生和肝细胞再生。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病变特点各异,急性肝炎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轻微为主;慢性肝炎按程度分轻、中、重度,各有不同特征;重型肝炎分急性和亚急性,急性起病急、病变重,亚急性有肝细胞坏死和再生。特殊人群感染病毒性肝炎需特别注意,儿童肝脏娇嫩、免疫系统未成熟,治疗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慢且易有并发症,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孕妇自身肝脏负担加重且影响胎儿,需密切监测并谨慎用药;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且病变严重,治疗要兼顾提高免疫力和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病毒性肝炎的病变性质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其病变性质主要为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

二、具体病变表现

1.肝细胞变性

细胞水肿:为最常见的病变,光镜下可见肝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为胞质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体积更加肿大,由多角形变为圆球形,胞质几乎完全透明,称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多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散在于肝小叶内。光镜下可见病变肝细胞体积较小,胞质浓缩,嗜酸性增强。

2.肝细胞坏死

嗜酸性坏死:由嗜酸性变发展而来,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

溶解性坏死:根据坏死的范围和分布不同,可分为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和大片坏死。点状坏死是指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碎片状坏死是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肝炎;桥接坏死是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大片坏死是指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常见于重型肝炎。

3.炎症细胞浸润

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于肝小叶内或汇管区。

4.间质反应性增生和肝细胞再生

库普弗细胞增生肥大:库普弗细胞为肝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增生的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突出于窦壁或自壁上脱入窦内成为游走的吞噬细胞。

间叶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间叶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肝炎时可分化为组织细胞参与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参与肝损伤的修复,在反复发生严重坏死的情况下,由于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肝细胞再生:肝细胞坏死时,邻近的肝细胞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分裂而再生修复。在肝炎恢复期或慢性阶段则更为明显。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核大而染色较深,有的可有双核。

三、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病变性质特点

1.急性肝炎

最常见病变为肝细胞广泛变性,主要为细胞水肿,表现为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而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有散在的点状坏死和嗜酸性小体。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轻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黄疸型急性肝炎病变稍重,毛细胆管内可有胆栓形成。

2.慢性肝炎

根据炎症、坏死、纤维化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轻度慢性肝炎可见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汇管区周围纤维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中度慢性肝炎有中度碎片状坏死及特征性的桥接坏死,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重度慢性肝炎有重度的碎片状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坏死区出现肝细胞不规则再生,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结构。

3.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病变发展迅猛、剧烈,病死率高。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至600800g,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有的区域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故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镜下见肝细胞呈弥漫性大片坏死,仅残留网状支架,肝血窦明显扩张充血并出血,库普弗细胞增生肥大,吞噬活跃,肝小叶内及汇管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

亚急性重型肝炎:多数是由急性重型肝炎迁延而来,或一开始病变就比较缓和呈亚急性经过。肉眼观,肝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缩,呈黄绿色(亚急性黄色肝萎缩)。病程较长者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质地略硬。镜下可见既有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由于坏死区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和胶原纤维化,致使再生的肝细胞失去依托呈不规则结节状,失去原有小叶结构。小叶内外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小叶周边部小胆管增生,并可有胆汁淤积形成胆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肝脏相对成人更为娇嫩,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病毒性肝炎后,病变可能发展较快,但也有部分儿童症状相对较轻。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症状,如有无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在治疗方面,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的饮食等。避免使用对儿童肝脏有潜在损害的药物,用药时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脏的代谢和修复能力减弱。感染病毒性肝炎后,病变恢复可能较慢,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老年人可能对症状的感知不敏感,家属应更加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孕妇

孕妇感染病毒性肝炎后,不仅自身肝脏负担加重,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孕期生理变化可能使肝脏病变加重,且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孕妇,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和胎儿情况,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必要时,可能需要多学科团队(妇产科、肝病科等)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4.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的肿瘤患者等,免疫力低下导致他们更容易感染病毒性肝炎,且感染后病变可能更为严重,恢复也较为困难。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治疗外,还需要考虑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其他机会性感染。同时,由于这类患者可能正在使用多种药物,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疾病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1、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治疗口服方便,每天口服一粒药即可,抑制病毒效果较好,但有难停药的弊端,需要长期服药,服药过程中要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的变化及肝功能的变化;2、干扰素:分为长效干扰素与短效干扰素。短效干扰素隔天打1针,长效干扰素为1周打1针。干扰素治疗疗程比较短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认识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是相似的,如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试验异常、厌油腻等情况,部分表现出黄疸,但是没有症状的感染也是多见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经过消化道传播,其余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
病毒性肝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以急性为主,部分病人可能临床症状很轻,以保肝治疗为主,支持治疗和营养护理;乙肝和丙肝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除了本身病毒复制之外,可能有的病人已经进入到疾病比较偏晚的阶段,可能还需要其他的针对性肝硬化的治疗、肝衰竭的治疗、肝癌的治疗。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类型呢?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造成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造成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可以治愈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病毒性肝炎是因为病毒感染造成的肝病,主要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甲肝、戊肝具有自限性,可以治愈。丙肝由于DAA药物的表现出,目前也已经可以治愈了。但是乙肝现阶段很难治愈,需要长时间的抗病毒治疗以保持病情稳定。建议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病毒性肝炎怎么分型?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炎病毒性分型根据感染病菌的不同,最主要是分为五种肝炎,分型依据是所感染的病毒不同。比较多见的是甲乙丙三种,甲型传播是比较快的,比较容易较早表现出症状。乙型最多见,发病速度比较缓慢,潜伏时间比较长。丙型会容易并发表现出乙型,初状一般不明显。
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治愈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慢性乙型肝炎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大三阳及乙肝小三阳,一旦确诊正常是不能够治愈的。平时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肝脏b超了解病情进展。如果提示有肝功能损伤及乙肝病毒DNA复制,需要结合护肝及抗病毒治疗,避免继续进展可能会造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风险。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因为种类多样,因此治疗时也需要有不同的方法。若是急性肝炎可以及时到医院治疗,卧床休息,治疗至症状消失后可出院,此外饮食方面也要控制好,可适当使用保肝降酶药和中药制剂。而慢性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保肝降酶、抗纤维化和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病人可以考虑肝脏移植。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体液传播,如与患者共用剃须刀或密切接触患者的汗液、唾液、精液、乳汁或阴道分泌物等。另外,乙型肝炎也可能会通过母婴途径传播,如宫内胎儿经胎盘感染;围生期可能会因为新生儿的皮肤破损接触母亲的血液导致被感染;分娩后可能会因为与母亲密切接触被传染。一旦被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
病毒性肝炎能不能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病毒性肝炎不能够治疗。由于病毒性肝炎还是没特效药物和方法,因此病毒性肝炎不能够治疗。建议不要喝啤酒不要操劳不要吃危害肝脏的药物平时适当锻炼身体保肝治疗不定期复检病毒性肝炎病人可以在理解专业治疗的同时,在生活中用食疗做为配合治疗,在日常生活饮食中需要有恰当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如何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乙型病毒肝炎大部分90%以上可以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如阳性已经超过半年了,这时会发生慢性化,不及时治疗经过20年,大约40%患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经过5年左右后,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变化为肝功异常、腹水、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五年死亡率较低。长期不治疗,如果肝细胞已经出现,也会导
乙型病毒性肝炎日常要注意什么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患乙型病毒性肝炎日常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把自己当病人。如果情绪不好,症状会加重,会出现肝硬化、肝脏肿瘤。第二、在饮食上建议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要规律。第三、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形成良好的规律。第四、定期做检查,比如三个月到半年做一次肝脏的B超、肝功能、甲醛蛋白、甲胎蛋白、病毒数量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即母婴传播、水平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第一、母婴传播是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母亲传孩子,称为垂直传播。主要是在围产期,生产的过程中,母亲携带有病毒,通过皮肤产道出现刮伤血液进入婴儿体内引起传播,少数为宫内感染。第二、水平传播,又叫后天传播。通过拔牙、不洁的针头注射、不合法献血、输液都可以传播。还有性生活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水源、污染的食品、蚊蝇、污染的物品等日常生活途径进行传播,可能会导致区域流行。患者大多会出现疲倦、乏力、发热、食欲下降、腹胀、腹痛、腹泻、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呈现为急性病变。
什么样的纳差要怀疑病毒性肝炎
沃琤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人群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需要高度怀疑病毒性肝炎发生。特别是无诱因的食量减少。同时在食量减少的情况下,看见特别油腻的食物和荤食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也就是说的厌油现象,更要高度怀疑病毒性肝炎的发生。此外除了食欲减退,绝大部分人群在看见油腻食物时还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在这个情况下,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病毒性肝炎诊断
哪些信号提示感染了病毒性肝炎
沃琤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甲
提示大家可能感染了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临床的表现提示。比如四肢无力,容易疲劳,嗜睡,提不起精神,食欲减退,对比较油腻的食物感到恶心,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此外肝区觉得隐隐的胀闷不适,严重的还会有肝区疼痛的现象。此外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皮肤蜘蛛痣现象以及肝掌的现象,这些信号都提示大家可能感染病毒性肝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