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由高血糖致自主神经病变引起无机械性梗阻的胃排空延迟。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高血糖致自主神经受损、血糖波动加重)和胃肠激素调节异常。临床表现有早饱、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及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诊断需胃排空功能检查(放射性核素显像、呼气试验)、胃肠道动力监测并排除机械性梗阻。治疗与管理包括严格控血糖、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选易消化食物)、用促胃动力药,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糖尿病胃轻瘫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定义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在无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胃排空延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进而影响胃的正常运动功能,使胃排空减慢。
二、发病机制
1.神经病变因素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会引起神经纤维的代谢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受损。其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衡是关键。迷走神经主要促进胃的收缩和排空,交感神经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胃排空。当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其对胃平滑肌的调控作用减弱,而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就会导致胃排空延迟。例如,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迷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纤维密度降低。
血糖波动也会加重神经病变对胃排空的影响。不稳定的血糖水平会进一步干扰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使胃排空障碍的情况恶化。
2.胃肠激素调节异常
一些胃肠激素在胃排空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如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等。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胃动素的分泌可能减少,胃动素具有刺激胃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的作用,其分泌减少会导致胃排空减慢。胃泌素主要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同时也对胃的运动有一定影响,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泌素的分泌和调节可能出现异常。胆囊收缩素能引起胆囊收缩和促进胰酶分泌,同时也参与胃排空的调节,其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的水平和功能也可能发生改变。
三、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
早饱:患者进食少量食物就感觉胃部饱胀,不能继续进食。这是因为胃排空延迟,食物在胃内滞留,使胃内压力较早升高,从而产生早饱感。例如,一位糖尿病患者可能早餐仅吃了半个馒头就觉得肚子很饱,无法再吃其他东西。
腹胀:由于胃内食物排空不畅,长时间积聚在胃内,导致腹部胀满不适。腹胀可能会在进食后加重,患者常自觉腹部膨隆,用手触摸能感觉到胃区有胀气。
恶心、呕吐:胃排空延迟使胃内压力持续升高,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严重时可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有酸臭味。比如有的患者会在进食数小时后呕吐出当天早上吃的食物。
2.全身表现
由于进食减少和营养吸收不良,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长期的体重下降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导致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另外,血糖控制也可能受到影响,因为胃排空异常会使血糖的吸收和波动变得不规律,进一步加重血糖的不稳定。例如,一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体重在短时间内下降明显,同时血糖难以平稳控制。
四、诊断方法
1.胃排空功能检查
放射性核素显像:这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检测胃排空的方法。让患者口服含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食物,然后通过γ相机动态监测胃内放射性物质的排空情况,计算胃半排空时间等指标。正常情况下,胃半排空时间约为10-120分钟,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半排空时间会延长。例如,当胃半排空时间超过120分钟时,高度提示存在胃排空延迟。
呼气试验:让患者口服含有特定标记物的底物,该底物在胃内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可检测的气体,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物的含量来评估胃排空情况。这种方法相对无创,但准确性可能略低于放射性核素显像。
2.胃肠道动力监测
可以通过放置胃排空导管等方法直接监测胃内压力和胃的运动情况,了解胃的收缩频率、强度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胃排空是否存在异常。例如,观察到胃的收缩频率减少、收缩强度减弱等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诊断糖尿病胃轻瘫。
3.排除机械性梗阻
需要通过腹部超声、CT等检查排除胃肠道存在机械性梗阻的情况,因为机械性梗阻也会导致胃排空障碍,而糖尿病胃轻瘫是功能性的胃排空延迟,所以排除机械性梗阻是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的重要步骤。例如,腹部超声可以观察胃肠道是否有狭窄、肿物等机械性梗阻的表现。
五、治疗与管理
1.血糖控制
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措施。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延缓自主神经病变的进展,从而改善胃排空功能。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来实现血糖的平稳控制。例如,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同时根据血糖情况合理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来控制血糖。
2.饮食调整
调整饮食结构:建议患者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将一天的食物分成5-6餐进食,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的负担。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软食、半流质食物等,减少高纤维、难以消化的食物摄入。例如,将米饭煮得更软烂,选择鱼肉、鸡蛋羹等容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
控制食物质地:对于存在明显胃排空延迟的患者,可将食物打成糊状等更易通过胃肠道的质地,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空。
3.促进胃动力药物
可使用一些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莫沙必利等。莫沙必利能选择性地激动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运动,改善胃排空。但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因为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
4.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糖尿病胃轻瘫: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轻瘫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控制和营养支持更为关键。要密切监测儿童的血糖变化,避免因胃排空异常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影响生长发育。在饮食调整上,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选择适合儿童消化的食物形式,如将食物制作成可爱的形状以增加儿童的食欲,但仍要遵循少食多餐和易消化的原则。同时,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时要特别谨慎,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老年糖尿病胃轻瘫: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血糖控制方面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饮食调整要更加注重安全和易消化,可根据老年患者的咀嚼和消化能力精细调整饮食。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需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妊娠糖尿病胃轻瘫:妊娠期间发生胃轻瘫的患者,要在保障胎儿营养的前提下进行治疗。血糖控制要兼顾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饮食调整要保证孕妇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缓解胃部不适。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定期进行产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