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扩张是怎么回事
输尿管扩张是输尿管管径异常增粗的病理状态,常见病因有先天性(如输尿管先天狭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先天性异常)和后天性(如尿路结石、输尿管肿瘤、外在压迫、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有腰部不适或疼痛、尿液异常、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及腰部包块等;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和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如结石、肿瘤、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分别处理)和对症支持治疗(如控制感染、缓解疼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在诊断和治疗上各有注意事项。
一、输尿管扩张的定义
输尿管扩张是指输尿管管径异常增粗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输尿管有一定的管径范围,当各种原因导致尿液排出受阻时,输尿管内压力升高,就会逐渐出现扩张。
二、常见病因
1.先天性因素
输尿管先天狭窄:多为输尿管某一段先天性发育异常,管径比正常狭窄,常见于输尿管肾盂连接部狭窄等情况。这种先天性的结构异常会阻碍尿液从肾盂流入输尿管,从而引起近端输尿管扩张。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输尿管的形成异常有关,性别上无明显特定差异,但不同性别可能因解剖结构等因素在疾病表现和诊断上有一定影响。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先天性异常:例如输尿管开口位置异常、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瓣膜等,会影响尿液从输尿管向膀胱的正常排空,导致输尿管扩张。
2.后天性因素
尿路结石:当结石停留在输尿管内时,会引起输尿管梗阻,导致上方输尿管扩张。结石可由尿液中的某些成分沉积形成,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概率不同,比如长期饮水少、尿液浓缩的人更容易形成结石。男性和女性在尿路结石的发病上有一定差异,一般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生理结构等因素有关。
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输尿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输尿管扩张。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等。
外在压迫:腹腔内的肿瘤、肿大的淋巴结等可能压迫输尿管,使其管腔受阻,引发扩张。例如盆腔肿瘤、腹膜后肿瘤等压迫输尿管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但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会影响病情发展。
炎症性病变:输尿管的炎症性疾病,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输尿管结核,可导致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从而引起扩张;另外,一些非特异性炎症长期刺激也可能导致输尿管结构改变,出现扩张。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腰部不适或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胀痛或隐痛,这是由于输尿管扩张导致输尿管内压力升高,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起的。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是结石引起的输尿管扩张,疼痛可能较为剧烈,呈绞痛样,可向会阴部放射。
尿液异常:可能出现血尿,这是因为输尿管扩张时,输尿管黏膜受到牵拉或摩擦等刺激,导致黏膜出血。另外,也可能出现尿液混浊等情况,如果合并感染,尿液中可能会有脓细胞等。
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当输尿管扩张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时,容易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2.体征表现
腰部包块:在腰部可触及肿大的输尿管,尤其是当输尿管扩张较明显时,触摸腰部可能会发现包块。但这种体征并不是所有输尿管扩张患者都会出现,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是初步筛查输尿管扩张的常用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的走行、管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扩张等情况,而且具有无创、简便的优点。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输尿管扩张的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因线索,比如是否存在结石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超声检查的操作和图像解读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儿童由于腹腔脏器相对较小等因素,超声检查时需要更加细致操作。
CT检查:CT能够更精准地显示输尿管扩张的部位、程度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发现输尿管内的结石、肿瘤等病变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清晰地看到输尿管扩张的具体节段以及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等。在检查前需要患者做好准备,如禁食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检查配合度上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适当的镇静等处理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静脉肾盂造影: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在泌尿系统的排泄情况,从而了解输尿管是否通畅、是否存在扩张以及扩张的部位等。它可以提供泌尿系统的整体影像,对于诊断输尿管扩张及其病因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该检查。
2.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以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血尿、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为诊断提供辅助依据。如果尿常规中发现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存在输尿管结石、肿瘤等导致的出血;如果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统感染。
五、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结石引起的输尿管扩张:如果是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等方式促进结石排出;对于较大的结石,可根据情况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法去除结石,解除梗阻,从而缓解输尿管扩张。
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扩张:如果是输尿管肿瘤,多需要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如输尿管肿瘤切除术等,切除肿瘤后解除梗阻,改善输尿管扩张情况。
先天性因素引起的输尿管扩张:对于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等情况,多需要手术矫正,恢复输尿管的正常结构和通畅性。
2.对症支持治疗
控制感染:如果存在泌尿系统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比如儿童应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某些抗生素。
缓解疼痛: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根据情况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但要避免过度依赖止痛药物,同时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从根本上解决疼痛问题。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诊断方面:儿童输尿管扩张的诊断中,超声检查是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但儿童配合度较差时可能需要镇静。在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和操作上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
治疗方面:儿童输尿管扩张的治疗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和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对于手术治疗,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因为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
2.孕妇
诊断方面:孕妇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等风险。超声检查相对安全,可作为首选的初步检查方法。在判断输尿管扩张时要考虑孕期生理变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治疗方面:孕妇输尿管扩张的治疗要非常谨慎。如果是轻度的输尿管扩张且无明显症状,可能采取保守观察的方式,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果需要治疗,要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法。例如结石引起的输尿管扩张,在孕期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胎儿的安全,尽量避免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治疗手段,如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和手术方式。
3.老年人
诊断方面:老年人输尿管扩张的诊断中,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例如老年人可能有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在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时要评估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治疗方面:老年人治疗输尿管扩张时,要充分考虑其身体机能衰退的情况。对于手术治疗,要评估老人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判断其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在药物治疗上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对身体负担较小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