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有胆石症、饮酒、高脂血症、暴饮暴食等,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检查包括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腹部超声、CT等,治疗方法有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对症治疗、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手术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定期体检等。
1.病因: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常见的有胆石症、饮酒、高脂血症、暴饮暴食等。此外,感染、手术、创伤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2.症状:
腹痛:多为中上腹或左上腹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腹痛常于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作,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腹胀:部分患者可出现腹胀,常与腹痛同时存在。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症状不能缓解。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其他: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3.检查:
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血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72小时后下降,持续3~5天。尿淀粉酶升高较血淀粉酶稍晚,下降也较慢。
脂肪酶: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价值,其升高时间较血淀粉酶晚,持续时间较长。
腹部超声:可了解胰腺的大小、形态及有无积液等情况。
CT: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重要价值,可明确胰腺的病变程度及有无并发症。
4.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胰腺负担。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抑制胰腺分泌: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抑制胰腺分泌。
抗感染: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对症治疗:如止痛、止吐等。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对于胆源性胰腺炎,若病情允许,可行EST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
5.预防: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等。
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
积极治疗高脂血症。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若出现上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