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怎么治疗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还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去除诱因、保证休息;药物治疗有抑制胃酸分泌和胃黏膜保护等药物;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谨慎,老年人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饮食,女性孕期哺乳期用药需权衡利弊
一、一般治疗
去除诱因:积极寻找并去除导致急性糜烂性胃炎的诱因,如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戒烟戒酒等。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诱因可能不同,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需严格戒酒,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病史的人群需评估继续用药的必要性及风险。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休息需求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建议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二、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等,这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例如,对于大多数成年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改善症状,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谨慎使用并严格评估风险。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减轻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损伤,不同人群使用时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急性糜烂性胃炎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等。同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药物选择和使用上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其肝肾功能造成影响的药物,且用药剂量必须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进行精确计算,但一般应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患急性糜烂性胃炎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因为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所以在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等时,需评估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的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在饮食调整上要更加注重易消化、温和的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女性: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考虑特殊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的用药禁忌。例如孕期和哺乳期一般不建议随意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