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通常分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分别有不同的肾小球滤过率范围、血肌酐水平及相应临床症状等表现,不同人群在各期有不同需关注的要点。
1.肾功能代偿期:肾小球滤过率(GFR)轻度下降,GFR在90-120ml/(min·1.73m2)之间。此时肾脏的代偿能力较强,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血肌酐(Scr)水平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小于133μmol/L。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肾脏储备功能不同,老年人可能更早出现肾功能代偿期的异常,需要关注自身肾脏功能变化;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蛋白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速肾功能向更差阶段发展;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更容易进入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阶段。
2.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GFR中度下降,GFR在60-89ml/(min·1.73m2)之间,血肌酐升高,Scr水平在133-221μmol/L之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对于儿童患者,此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其营养物质代谢和激素调节;女性患者如果处于妊娠期,肾功能负担加重,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有基础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3.肾衰竭期:GFR重度下降,GFR在30-59ml/(min·1.73m2)之间,血肌酐进一步升高,Scr水平在221-442μmol/L之间。患者会出现更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贫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老年人在该阶段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等,需要加强心血管系统的监测;儿童患者除了生长发育受影响外,还可能出现肾性骨病等并发症,要注意骨骼健康;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肾衰竭期,血糖控制难度加大,需要综合管理血糖和肾功能。
4.尿毒症期:GFR小于30ml/(min·1.73m2),血肌酐显著升高,Scr大于442μmol/L。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全身各系统症状,如严重贫血、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恶心、呕吐、心包炎、脑病等。对于老年患者,尿毒症期的并发症风险更高,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儿童患者在尿毒症期,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等,要采取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女性患者在尿毒症期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等生殖系统相关问题,需要关注并给予相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