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不会传染,其发病与免疫因素(多数发病与免疫介导炎症有关,自身抗体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炎症致肾小球受损)和非免疫因素(高血压致肾小球内高压、高蛋白饮食增加滤过负担、高脂血症与肾小球硬化相关等)相关,预防与健康管理需调整生活方式(合理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及对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肾脏相关检查,早期干预延缓病情进展,特殊人群更要加强肾脏健康监测
一、慢性肾炎的发病相关因素
1.免疫因素:多数慢性肾炎的发病与免疫介导炎症有关。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会产生一些自身抗体或免疫复合物,这些物质沉积在肾小球部位,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例如,循环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肾小球,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引起肾小球损伤。
2.非免疫因素:一些非免疫因素也会参与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如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内高压,加速肾小球硬化;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小球的滤过负担,长期如此可能加重肾小球损伤;高脂血症也与肾小球硬化等病变相关。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发病风险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可能更易受到免疫因素的影响而增加患慢性肾炎的风险;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如果血压控制不佳,更易因高血压这一非免疫因素促进慢性肾炎的进展。
二、慢性肾炎的预防与健康管理
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管理慢性肾炎非常重要。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维持机体良好的免疫状态和代谢功能;注意饮食均衡,减少高蛋白、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2.疾病监测与早期干预: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的异常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如尿蛋白阳性、血尿等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延缓病情进展。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由于身体状况特殊,更应加强肾脏健康的监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肾脏功能也逐渐下降,更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肾脏病变;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一些先天性因素或感染等可能影响肾脏健康;孕妇在孕期身体负担加重,肾脏的负担也相应增加,需要密切关注肾脏情况,预防妊娠期相关的肾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