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依据
慢性肾盂肾炎评估包括病史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关注既往肾盂肾炎发作及基础疾病等;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有相应改变、尿细菌学检查有意义、肾功能早期可正常后期受损;影像学检查超声可看肾脏大小形态、IVP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等慢性改变、CT可发现肾脏瘢痕等但非首选。
一、病史与临床表现评估
1.病史方面:需关注患者既往是否有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史,一般来说,反复的急性肾盂肾炎发作是慢性肾盂肾炎的重要病史线索,部分患者可能有泌尿系统梗阻等基础疾病史,如尿路结石、先天性尿路畸形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增加肾盂肾炎发生及转为慢性的风险,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病史特点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尿路结构异常等导致病史,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相对更易患泌尿系统感染且更易转为慢性。
2.临床表现方面: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可间歇性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也可表现为间歇性低热、腰酸、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尿常规等检查时发现异常,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以生长发育迟缓等非典型表现为主。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尿液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尿是常见表现,可伴有少量蛋白,若有肾小管损伤时,可出现肾小管性蛋白尿,尿沉渣中可找到白细胞管型等,不同年龄段患者尿常规改变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尿液检查需注意留取标本的规范性等。
2.尿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可阳性,虽然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才易培养出细菌,但对于诊断仍有重要意义,需注意正确留取尿标本以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3.肾功能检查:早期肾功能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小管功能减退,如尿浓缩功能减退,表现为尿比重降低等,后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受损,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不同年龄患者肾功能评估需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儿童肾功能处于发育阶段,评估时需参考相应年龄段的正常范围。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出现双肾不对称性缩小,肾盂肾盏变形等,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不同年龄患者超声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及对结果的准确判断。
2.静脉肾盂造影(IVP):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影不规则缩小等慢性改变,对于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有重要价值,但需注意造影剂过敏等情况,儿童使用造影剂需谨慎评估风险。
3.CT检查:也可发现肾脏瘢痕、肾盂肾盏变形等慢性改变,能更清晰显示肾脏结构,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除非超声等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