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生化基础,痛风是其进一步发展结果。尿酸来源分内外源性,排泄主要靠肾脏,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致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有疾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家族史等;高尿酸血症时血尿酸超饱和度会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痛风,其发作有特点,年龄、生活方式、治疗情况等影响痛风进展,控制血尿酸水平、改善生活方式可预防高尿酸血症进展为痛风,两者紧密因果相关,对预防、诊断、治疗痛风很重要
尿酸代谢与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人体尿酸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尿酸约占80%,由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等物质在肝脏等组织中经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外源性尿酸约占20%,来自富含嘌呤或核蛋白食物的分解。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约占尿酸排泄量的70%,另外30%通过粪便排泄。当尿酸生成增多或(和)排泄减少时,就会引发高尿酸血症。例如,一些患有遗传性嘌呤代谢酶缺陷疾病的人群,可能存在尿酸生成过多的情况;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尿酸排泄会减少,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代谢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尿酸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男性由于体内激素等因素影响,一般比女性更易患高尿酸血症,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嘌呤饮食(如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酗酒(酒精会影响尿酸代谢)、缺乏运动、肥胖等都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有家族痛风病史的人群,其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也会增加,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尿酸代谢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功能。
高尿酸血症向痛风的进展:当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超过血液尿酸盐的饱和度时,尿酸盐结晶就会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受累,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随后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其他关节。在年龄因素上,痛风首次发作多见于中年男性,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轻人若存在高尿酸血症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等情况,也可能较快进展为痛风。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痛风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发病风险接近男性。生活方式上,高尿酸血症患者若不加以控制,继续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如持续高嘌呤饮食、大量饮酒等,会加速尿酸盐结晶的沉积,促进痛风的发作。有高尿酸血症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人群,更容易反复出现痛风发作,随着发作次数增多,会累及多关节,且可能出现痛风石等慢性表现。
总之,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两者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痛风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控制血尿酸水平、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进展为痛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