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引起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引发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和蛋白尿等问题。水肿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致,有轻重度表现及不同影响;高血压由水钠潴留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引起,长期可加重脏器负担,儿童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初期滤过率下降致尿量变化、指标升高,长期不及时治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血浆蛋白滤过增多超过重吸收能力,可致尿液泡沫多,监测尿蛋白对判断病情预后重要,儿童监测可助调整治疗保障成长。
一、水肿
1.发生机制: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水肿。一般先从眼睑、颜面等组织疏松部位开始,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儿童患者相对成人更易出现明显水肿,可能与儿童机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有关,且水肿情况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睡眠等生活方式。
2.表现及影响:轻度水肿仅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重度水肿可累及全身,影响呼吸、循环等系统功能。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年龄较小的患儿,严重水肿可能导致皮肤护理困难,增加皮肤感染风险等。
二、高血压
1.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所致,部分患者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儿童患者发生高血压时,可能因血压波动较大而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等。
2.影响及特殊人群注意:长期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负担。对于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高血压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等,且在治疗过程中要谨慎选择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药物等。
三、肾功能异常
1.初期表现:初期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升高,反映肾功能受损。不同年龄患者对肾功能异常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肾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弱,肾功能异常时更易出现一系列代谢紊乱等情况。
2.长期影响:如果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迁延,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的长期健康。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或家族肾脏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更需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四、蛋白尿
1.形成原理: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其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滤过增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从而出现蛋白尿。患者尿液中可出现泡沫增多等表现,儿童患者若出现蛋白尿,可能影响其营养物质的丢失等,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2.监测与意义:通过检测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来评估蛋白尿的程度,蛋白尿的多少可反映肾小球损伤的严重程度,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童患者,定期监测尿蛋白情况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其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