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轻瘫症状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无机械性梗阻时胃排空延迟,常见早饱(进食少量即饱)、餐后腹胀(进食后上腹胀满)、恶心呕吐(胃排空延迟致胃内压升高引发)、体重减轻(进食少及营养吸收不良)、上腹痛(胃排空延迟致胃内压力异常刺激引起)等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定义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在无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胃排空延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常见症状
1.早饱
表现:患者进食少量食物就有饱腹感,严重影响进食量。例如,正常情况下能吃一碗饭,患糖尿病胃轻瘫后,吃半碗就感觉很饱,无法再继续进食。从病理生理角度看,是由于胃排空延迟,食物在胃内潴留,使得胃的容纳功能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中均可出现,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胃肠功能本身可能有所衰退,更容易发生早饱;长期高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胃肠神经病变可能更严重,早饱症状也可能更明显。
2.餐后腹胀
表现:进食后上腹部胀满不适。比如餐后数小时,腹部仍有明显的胀满感,外观上可能可见腹部膨隆。这是因为胃内食物排空减慢,大量食物积聚在胃内,导致胃部扩张,引起腹胀。不同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如久坐不动的患者,胃肠蠕动本身相对较慢,更容易出现餐后腹胀;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其胃肠功能可能受到更明显的负面影响,餐后腹胀可能更严重。
3.恶心、呕吐
表现:可出现反复的恶心,严重时发生呕吐,呕吐物多为进食不久的食物。从机制上讲,胃排空延迟使胃内压力升高,刺激胃肠道感受器,引发恶心、呕吐反射。在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中,由于神经病变等因素,这种恶心、呕吐的症状可能更为顽固。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若合并糖尿病胃轻瘫,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会因激素变化等因素而加重;而年轻糖尿病患者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过度节食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症状。
4.体重减轻
表现:由于进食量减少以及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患者可能出现体重逐渐减轻。长期的体重减轻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机体免疫力等。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轻瘫,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正常的营养摄入不足会阻碍身体的正常生长;老年糖尿病患者若出现体重减轻,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机体的衰弱,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5.上腹痛
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等。这是因为胃排空延迟导致胃内压力异常,刺激胃黏膜及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相对不敏感,但病情可能更隐匿;年轻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可能更明显,但往往容易忽视。有长期高血糖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神经病变导致对疼痛的传导和感知异常,上腹痛的表现可能不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