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需及时就医诊断,治疗包括液体补充,纠正脱水,老年、儿童等特殊人群有不同补液考虑;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胰岛素使用需谨慎;密切监测血钾并纠正,老年、儿童等特殊人群纠正电解质有不同要求;要明确诱因处理并进行病因治疗与预防复发,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自我管理预防复发
一、及时就医与诊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一旦怀疑或确诊需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测血糖、血酮、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明确诊断。例如,血糖通常会显著升高,一般>13.9mmol/L,血酮升高,血pH值降低,碳酸氢根减少等。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若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腹痛等表现,更要高度警惕DKA,及时前往医院。
二、液体补充
目的:纠正脱水是治疗DKA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补充生理盐水等液体,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一般先快速补充生理盐水,当血糖降至13.9mmol/L左右时,可改为5%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盐水。
特殊人群考虑: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肾功能减退,在补液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肺功能、电解质等情况,防止补液过快过多导致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儿童患者由于体液调节功能不完善,补液量和速度需严格根据体重、脱水程度精确计算,避免补液不当影响病情恢复或引发其他问题。
三、胰岛素治疗
使用:一般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的方式,如短效胰岛素。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抑制酮体生成。
特殊人群:孕妇发生DKA时,胰岛素的使用需格外谨慎,要在保证血糖控制良好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胎儿安全;儿童患者使用胰岛素时,要根据年龄、体重等精准调整剂量,密切观察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发生。
四、电解质纠正
血钾监测与补充:DKA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血钾异常,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因为胰岛素治疗、补液等会促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可能导致血钾降低,所以当血钾低于正常时需及时补充钾盐;而血钾升高时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特殊人群: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基础情况,纠正电解质时更要缓慢、谨慎,动态监测;儿童患者由于钾代谢特点,补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剂量要求,防止血钾波动过大对心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五、病因治疗与预防复发
明确诱因并处理:积极寻找DKA的诱因,如感染、胰岛素治疗不规范等,针对诱因进行治疗。例如,若存在感染,需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规律使用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尿酮体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预防DKA的复发。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要加强自我管理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其对DKA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