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怎么退烧
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患者可通过物理降温(适用于多数人群,有温水擦浴、退热贴等方法及注意事项)、补充水分(重要性及不同人群饮水方式)、针对病因抗感染治疗(选合适抗生素及特殊人群用药考量)、监测体温及病情变化(监测体温及观察一般状况等)来处理,以缓解发热及相关病情。
一、物理降温
1.适宜人群及原理:适用于大多数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患者,通过物理方式带走热量降低体温。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较为友好,因为避免了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原理是利用空气流通、水分蒸发等带走体表热量,常用方法有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擦拭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可反复进行。另外,也可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利用凝胶中水分的蒸发起到降温作用。
2.注意事项:对于皮肤有破损、过敏等情况的患者要谨慎使用温水擦浴;儿童使用退热贴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避免长时间贴敷导致皮肤不适。
二、补充水分
1.重要性及方式:发热会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及时补充水分非常关键。鼓励患者多饮用温开水,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成人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这样有助于促进尿液生成,通过排尿带走部分热量,同时也能防止因发热导致的脱水情况。对于小儿患者,要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饮水过多引起呕吐等不适。
2.特殊人群考虑:老年人由于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可能不会主动感到口渴,所以需要家属提醒其适量饮水;小儿患者要注意饮水的温度和速度,防止烫伤或呛咳。
三、针对病因治疗
1.抗感染治疗:急性肾盂肾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常用的有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通过有效控制感染,从根本上缓解发热症状。例如,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引起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原菌,对于敏感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2.特殊人群用药考量: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型,避免使用对儿童骨骼等发育可能有影响的药物;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调整剂量,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四、监测体温及病情变化
1.体温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如每1-2小时测量一次。通过监测体温可以了解发热的趋势,判断治疗效果。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进一步升高,提示可能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或有其他并发症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病情观察:除了体温外,还要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尿量、是否有腰痛加剧等表现。对于特殊人群,如小儿患者要观察其精神反应、饮食情况等;老年人要关注其意识状态、有无胸闷、气促等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