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者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尿蛋白定量超3.5g/d;低蛋白血症是大量蛋白尿致蛋白丢失过多且肝脏合成不足使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由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致水钠潴留引起;高脂血症是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分解代谢减少致血清胆固醇等升高,且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及有相关病史或不同生活方式者受各表现影响不同。
一、大量蛋白尿
1.表现及机制:肾病综合征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超过3.5g/d。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功能障碍,导致血浆蛋白大量漏出到尿液中。从年龄因素看,不同年龄段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但儿童患者可能因肾病类型不同,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导致的大量蛋白尿起病相对更急;从性别角度,男女在大量蛋白尿的发生机制上无本质差异,但不同性别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在合并其他疾病时影响蛋白尿的观察和处理;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感染等可能诱发或加重大量蛋白尿;有基础肾脏病史的患者,大量蛋白尿可能是原有肾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表现。
二、低蛋白血症
1.表现及机制: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大量蛋白尿使蛋白质丢失过多,同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相对不足,导致低蛋白血症。年龄较小的患儿低蛋白血症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是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女性患者可能因低蛋白血症出现水肿更明显等情况,且低蛋白血症可能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等功能;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营养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加重;有慢性肾病病史的患者,低蛋白血症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三、水肿
1.表现及机制:水肿是常见临床表现,可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主要是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同时,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儿童患者水肿可能影响其活动,且水肿部位的皮肤容易出现破溃等情况,需要特别护理;老年患者水肿可能合并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基础心脏功能可能较差,水肿时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女性患者水肿可能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有不同表现,需要考虑激素水平等因素对水肿的影响;生活方式中长时间站立等可能加重下肢水肿;有肾脏病史且水肿的患者,要警惕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四、高脂血症
1.表现及机制: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升高。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而分解代谢减少,导致高脂血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高脂血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同,儿童患者长期高脂血症可能影响血管发育;老年患者高脂血症会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性别因素上,女性在绝经后高脂血症相关心血管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加;生活方式中高脂饮食会加重高脂血症;有肾脏病史的患者,高脂血症会促进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病变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