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突出临床表现是什么
急性肾功能衰竭会出现少尿或无尿,此为重要临床表现,提示肾排泄功能受严重影响;会有氮质血症,血中非蛋白氮物质含量升高,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还会有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等,低钠血症可致乏力等;还有代谢性酸中毒,致体内酸性物质蓄积,影响机体酸碱平衡和生理功能,这些表现都对病情评估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一、少尿或无尿
1.定义及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情况,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少尿可能是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管阻塞等多种机制导致,例如肾前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灌注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出现少尿,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中可能更为常见,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容易出现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2.意义:少尿或无尿是急性肾功能衰竭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提示肾脏排泄功能已受到严重影响,通过观察尿量可以初步判断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并且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治疗方案。
二、氮质血症
1.表现及机制:血中尿素氮、肌酐等非蛋白氮物质含量升高,称为氮质血症。这是因为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不能及时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排出体外,导致这些物质在体内蓄积。在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中,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氮质血症可能进展更快,因为基础疾病已经对肾脏功能有一定损害,再加上急性因素的影响,肾脏排泄能力进一步下降。
2.意义:氮质血症的程度可以反映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通过检测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能明确氮质血症的情况,对于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评估病情发展有重要价值。
三、电解质紊乱
1.高钾血症
表现及机制: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钾减少,同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加等原因可导致高钾血症,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等表现。在儿童群体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高钾血症可能会对心脏功能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因为儿童心脏相对脆弱,血钾过高容易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意义: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危及生命,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来及时发现和处理。
2.低钠血症
表现及机制:由于肾脏对钠的调节功能紊乱,可能出现低钠血症,患者可表现为乏力、恶心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等情况,发生低钠血症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医生更加仔细地观察和监测。
意义:低钠血症也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需要及时纠正,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四、代谢性酸中毒
1.表现及机制: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导致体内酸性物质蓄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表现为呼吸深快等。在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快的表现可能会被原发病掩盖,需要医生综合判断。
2.意义:代谢性酸中毒会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