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会导致什么症状
低血糖会引发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如出汗、心慌、手抖、饥饿感等;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有轻度(精神不集中、行为异常)、中度(意识模糊、运动不协调)、重度(昏迷、癫痫发作)不同表现;不同人群低血糖症状有特点,儿童易哭闹不安、惊厥,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多直接现中枢受抑制症状,糖尿病患者有苏木杰现象、无症状性低血糖等情况
一、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
低血糖时,体内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可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表现为出汗,尤其是冷汗,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汗腺分泌增加;还会有心慌、心悸,是由于血糖降低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跳加快、加强;同时可能出现手抖,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影响肌肉神经功能;患者还会有饥饿感,这是因为血糖低刺激摄食中枢引起的。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的低血糖患者会出现出汗、心慌等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症状。
二、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症状
1.轻度抑制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精神不集中、认知障碍,比如原本思维清晰的人在低血糖时可能难以准确计算简单数字,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大脑皮层的功能,导致认知相关的神经传导和代谢受到干扰。
会有行为异常,如烦躁不安、易怒等,这是由于低血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影响了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环路。
2.中度抑制表现:
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清晰地辨别周围人的位置和意图等。
运动不协调,表现为走路不稳,像喝醉酒一样的步态,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小脑等运动调节中枢的功能。
3.重度抑制表现:
会出现昏迷,患者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这是因为严重低血糖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样抽搐等表现。有文献报道,低血糖昏迷若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三、不同人群低血糖症状的特点
1.儿童:儿童低血糖时除了可能出现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这是因为儿童无法像成人一样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只能通过哭闹来传达。而且儿童低血糖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低血糖对其影响更为明显,惊厥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在儿科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因低血糖导致惊厥的儿童病例。
2.老年人: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很多老年人可能没有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心慌等不明显,而是直接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症状,如嗜睡、意识障碍等。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减退,对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应不敏感,所以症状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治疗。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由于其自身血糖调节机制异常,症状可能与非糖尿病患者有所不同。有些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时可能会出现苏木杰现象,即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糖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低血糖刺激后引起升糖激素大量分泌,从而出现高血糖。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在无症状的情况下发生低血糖,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病变,使得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