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痛风根据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血尿酸升高,无明显症状;急性尿酸盐关节炎期多夜间突然发作,关节剧痛等;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有痛风石及关节慢性炎症等表现;肾脏病变相关表现包括尿酸盐肾病及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各阶段表现有影响。
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1.表现特点:此阶段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一般来说,男性血尿酸值>420μmol/L,女性血尿酸值>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但在这个阶段,机体尚未出现因尿酸盐沉积相关的明显病变。从年龄角度看,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尿酸代谢功能可能逐渐减退,更容易出现血尿酸升高情况;从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嘌呤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在这个阶段也可能先出现血尿酸升高而无明显症状。
二、急性尿酸盐关节炎期
1.发作特点:多在夜间突然发作,起病急骤,关节剧痛。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可累及足背、足跟、踝、膝、腕、指、肘等关节。发作时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年龄为例,中老年男性更为多见,这可能与男性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尿酸代谢有关;从病史角度,有高尿酸血症病史且未进行规范管理的患者更容易在这个阶段发作。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高尿酸血症未控制的患者,约5%-10%在首次发作时就表现为急性关节炎。
三、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1.痛风石表现:痛风石是尿酸盐沉积的特征性表现,可在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部位看到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痛风石逐渐增大后,皮肤可能变薄破溃,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从年龄因素考虑,病程较长的患者,随着患病时间延长,更容易形成痛风石;生活方式方面,持续高嘌呤饮食、尿酸控制不佳的患者,痛风石形成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2.慢性关节炎表现:关节出现慢性炎症,表现为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此时关节功能受到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下降。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慢性关节炎可能会加重其行动不便,增加跌倒等风险,需要更加注重关节的保护和康复措施;女性患者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尿酸代谢进一步受到影响,可能会使慢性关节炎的病情进展有所不同,需要关注激素水平对病情的影响。
四、肾脏病变相关表现
1.尿酸盐肾病:可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出现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从年龄角度,老年患者肾脏功能本身处于衰退状态,对于高尿酸血症相关肾脏病变的耐受性更差,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有肾脏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肾炎等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后,肾脏病变可能会加速进展,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2.尿酸性尿路结石:部分患者可出现肾绞痛、血尿等尿路结石相关表现。如果结石引起尿路梗阻,还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在生活方式方面,饮水过少的患者,更容易形成尿酸性尿路结石,因为尿液浓缩会使尿酸盐更容易沉积形成结石;不同年龄人群对于尿路结石引起的疼痛等症状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相对较差,需要更细致的护理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