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什么
高尿酸血症是血液中尿酸水平超出正常范围的代谢性疾病,尿酸是嘌呤代谢终产物,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可致其升高。它对关节、肾脏、心血管系统有危害,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男性风险高于女性,老年人概率高,不良生活方式如高嘌呤饮食、过量饮酒等易引发,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病者易出现。
尿酸的来源与代谢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嘌呤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中嘌呤的摄入,内源性嘌呤则由体内氨基酸、核苷酸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合成和核酸代谢产生。尿酸生成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少部分通过肠道等途径排出体外。如果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泄减少,就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对关节的影响:高尿酸血症时,血液中过多的尿酸会以尿酸盐结晶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多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长期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例如,一些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会出现明显的变形,活动受限。
对肾脏的损害:尿酸盐结晶可沉积在肾脏间质和肾小管等处,引起慢性尿酸盐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的人群。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通过多种机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影响脂质代谢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血尿酸正常者高,其可能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及人群特点
年龄与性别:一般来说,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风险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肾脏的排泄功能,老年人患高尿酸血症的概率相对较高。例如,中老年男性如果长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大量饮酒、高嘌呤饮食等,更容易出现血尿酸升高。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高嘌呤饮食是常见的诱因之一,像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等)、海鲜(如虾、蟹、贝类等)、浓肉汤等食物中嘌呤含量较高,长期大量食用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过量饮酒,尤其是啤酒,其中含有较高的嘌呤,而且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血尿酸升高。缺乏运动也是一个因素,运动少会使机体的代谢减慢,尿酸排泄减少。此外,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也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
病史因素:一些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比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患者。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可能与高血压患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等原因,也容易出现尿酸代谢紊乱;肥胖症患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