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有诸多表现,尿量显著减少是突出表现之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方面,有高钾血症、水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出现氮质血症,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其他系统表现包括消化系统的食欲不振等症状、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等情况、神经系统的尿毒症脑病表现等。
一、尿量变化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尿量显著减少,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儿童24小时尿量少于200ml则考虑为少尿。这是因为肾脏的滤过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生成的尿液量大幅降低。例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等,都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进而使尿量明显减少。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高钾血症
由于尿量减少,钾离子排出受阻,同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内的钾离子释放到细胞外,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导致心脏骤停。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对高钾血症的耐受性相对更差,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比如,婴儿和儿童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发生高钾血症时,可能会出现心率减慢、心音低钝等表现,应格外警惕。
(二)水中毒
少尿期机体水分排出减少,而摄入或内生水仍在继续,导致水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和细胞水肿。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等表现。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心力衰竭病史者,水中毒更容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加重病情。例如,原本就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出现水中毒时,会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急性左心衰竭的典型症状。
(三)代谢性酸中毒
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表现为呼吸深快等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不同,症状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在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改变等情况相对更为明显。
三、氮质血症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等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血中尿素氮、肌酐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升高,出现氮质血症。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呕吐、乏力等表现。对于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本身肾功能储备就较差,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氮质血症的表现可能会更突出,且恢复相对更困难。
四、其他系统表现
(一)消化系统
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胃肠道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措施,如必要时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应。
(二)心血管系统
除了上述水中毒可引起的心力衰竭外,还可能出现高血压。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患者血压升高。对于妊娠期女性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时,心血管系统的变化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因为妊娠期女性本身循环血容量等有特殊情况,血压升高可能会对母婴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三)神经系统
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尿毒症脑病表现。这是由于毒素蓄积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有所不同。小儿患者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可能会影响其智力发育等远期预后,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