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有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导联出现宽而深的病理性Q波、ST段抬高早期T波高尖后逐渐倒置等特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有面向缺血区导联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常表现为对称性T波倒置、一般无病理性Q波,不同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特征有个体差异,有相关不良生活方式或基础病史人群及特殊人群出现胸痛等症状时需关注心电图变化来早期诊断治疗
一、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1.ST段抬高:面向梗死区的导联出现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这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在心肌梗死发生时,相应导联的心肌细胞受损,电活动异常,导致ST段抬高,其抬高的程度和范围对于判断梗死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ST段抬高的幅度越大,提示心肌缺血损伤的程度可能越重。
2.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Q波时限≥0.04s,振幅≥同导联R波的1/4)。这是因为心肌坏死区的心肌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不能参与心电活动,导致正常的除极向量消失,从而出现病理性Q波。它提示心肌已经发生了透壁性的坏死,是心肌梗死的一个特异性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都会出现病理性Q波,在超急性期可能还未出现典型的病理性Q波。
3.T波改变:在ST段抬高的早期,T波往往高尖,随着病情的发展,T波逐渐倒置,且倒置的深度和范围可能会逐渐增加。T波改变是心肌缺血、损伤的早期表现,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T波的动态变化对于病情的监测和预后评估也有一定的价值。例如,T波由高尖迅速转为倒置,常提示心肌梗死的病情在进展。
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1.ST段压低: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心肌的损伤程度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导致ST段压低。ST段压低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持续的ST段压低提示心肌缺血处于较为严重的状态。
2.T波倒置:常表现为对称性T波倒置,其深度和倒置的范围也与心肌缺血的程度有关。T波倒置是心肌缺血的常见表现之一,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T波倒置可能是早期的表现,也可能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持续存在或进一步加深。
3.无病理性Q波: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这是因为其心肌坏死的程度相对较轻,未达到透壁性坏死的程度,所以心电图上不出现宽而深的Q波。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特征可能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总体的基本特征是相似的。例如,老年人群由于可能存在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可能与年轻人群有一定不同,但ST段改变和T波改变等基本特征仍然是判断的关键。对于有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不良生活方式或基础病史的人群,在出现胸痛等症状时,更要密切关注心电图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从而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的解读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孕妇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对心电图产生一定影响,但仍要依据上述基本的心电图特征来判断心肌梗死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