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防治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休息活动与饮食要求;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激素耐药等加免疫抑制剂;并发症需防治感染、血栓、急性肾衰竭;特殊人群要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肾病综合征患儿水肿明显时需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复发,这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影响患儿机体的免疫和代谢等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
2.饮食: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以补充丢失的蛋白,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同时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控制在1-2g,防止水肿加重;还需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可选择碳水化合物等,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二、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等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等。一般采用中长程疗法,初始治疗足量足疗程应用,之后逐渐减量。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等,从而减轻肾脏的炎症损伤。
2.免疫抑制剂:对于激素耐药、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的患儿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环磷酰胺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等免疫反应,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
三、并发症的防治
1.感染:肾病综合征患儿由于大量蛋白丢失,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患者。一旦发生感染,要积极选用敏感、强效且对肾功能影响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因为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和对患儿肾功能的影响不同。
2.血栓形成:由于血液高凝状态,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发生血栓形成,常见的有肾静脉血栓等。可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等进行预防和治疗,但使用抗凝药物时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3.急性肾衰竭:部分患儿可出现急性肾衰竭,要注意限制液体入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必要时可进行透析治疗,如腹膜透析等,腹膜透析相对更适合儿童,因为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更有利于儿童的营养支持和恢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婴幼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代谢、排泄等能力与年长儿不同,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
2.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的特殊注意事项,但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不同性别的患儿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等,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因为肾病综合征的长期治疗可能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青春期患儿。
3.生活方式:患病期间要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机体的恢复。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感染,因为皮肤感染可能诱发肾病综合征复发或加重病情。
4.病史因素:对于有既往激素使用史、有感染病史等的患儿,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既往病史对本次治疗的影响。例如有既往严重感染病史的患儿,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可能进一步降低免疫功能的药物时,要更加谨慎评估利弊,密切监测感染相关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