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有什么症状
儿童紫癜性肾炎症状多样,皮肤紫癜常为首发表现,肾脏受累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还可有消化道、关节等其他系统受累相关症状,因个体差异不同,临床需综合评估,出现相关表现应高度怀疑并及时检查治疗及护理。
一、皮肤紫癜表现
皮肤紫癜是儿童紫癜性肾炎较常见的首发表现之一,多出现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随后可蔓延至臀部及上肢。紫癜通常为对称性分布,大小不等,初起为粉红色斑丘疹,压之可褪色,而后颜色逐渐加深变为紫红色,最终可变为棕色而消退,一般不伴有瘙痒等明显自觉症状。不同患儿紫癜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差异,部分患儿紫癜可反复出现。例如,一些患儿可能在感染等诱因下,皮肤紫癜会多次发作。
二、肾脏受累相关症状
1.血尿:这是儿童紫癜性肾炎常见的肾脏表现之一。肉眼血尿时尿液可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镜下血尿则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可见尿中红细胞增多。血尿的出现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有关,红细胞通过受损的基底膜进入尿液。不同患儿血尿的程度不同,有的仅为镜下血尿,有的可出现肉眼血尿,且血尿可能在感染等情况下加重。
2.蛋白尿:患儿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导致尿液表面张力改变。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蛋白尿的程度也有差异,轻度蛋白尿可能仅表现为尿常规中尿蛋白弱阳性,重度蛋白尿则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明显升高。蛋白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得蛋白质滤过增加而不能被充分重吸收。
3.水肿:部分患儿会出现水肿症状,多从眼睑、颜面开始,晨起时较为明显,严重时可波及全身。水肿的发生与肾脏对水钠的排泄障碍以及蛋白尿导致的低蛋白血症有关。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同时肾脏排水钠功能异常也会加重水肿情况。例如,一些患儿可能表现为眼睑浮肿,严重时双下肢甚至全身都出现可凹性水肿。
4.高血压:少数患儿会出现高血压,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等症状。高血压的发生与肾脏受损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肾脏缺血刺激肾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对于儿童紫癜性肾炎合并高血压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长期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
三、其他系统受累相关症状
1.消化道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部位不固定,以脐周或下腹部较为常见。这是由于胃肠道黏膜也可能出现紫癜,导致胃肠道受累。例如,有的患儿会突然出现脐周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需要注意鉴别。
2.关节症状:少数患儿可有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多累及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关节症状一般在皮肤紫癜出现后一段时间出现,可随病情缓解而好转。关节症状的发生是因为关节部位的血管受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疼痛、肿胀。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临床中需要综合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儿童出现皮肤紫癜、血尿、蛋白尿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紫癜性肾炎,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护理方面要注意观察患儿皮肤紫癜变化、水肿情况、尿量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关注患儿的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如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保证患儿充足休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