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性高血压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鉴别诊断相关检查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需多次测血压及关注肾脏相关体征;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等;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超声检查;还需通过相关检查与继发性高血压鉴别。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了解患者起病的时间、缓急,有无前驱感染史(如链球菌感染后1-3周易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关表现),有无水肿、血尿等伴随症状,血压升高是在肾炎病程中的何时出现,血压升高的具体数值等。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询问病程长短,病情有无反复,有无蛋白尿、血尿等情况的变化以及血压升高的演变过程。
2.既往史: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肾脏疾病病史,有无高血压病史,若有高血压病史,需了解血压控制情况等。
二、体格检查
1.血压测量:
应多次测量不同时间的血压,由于肾炎性高血压可能存在波动,需非同日至少3次测量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需考虑高血压的可能。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正常标准来判断是否存在血压升高情况,如学龄前儿童血压正常范围一般为收缩压90-110mmHg,舒张压60-75mmHg,学龄儿童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等。
2.肾脏相关体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有眼睑及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还可能有肾区轻压痛及叩击痛;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有贫血貌、双下肢水肿、血压明显升高时可触及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相关体征(如心界扩大等)。
三、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可见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也可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尿中可见红细胞管型等;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可见管型尿等。通过尿常规可初步判断肾脏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大致情况,为肾炎性高血压的诊断提供依据。
2.肾功能检查: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检查早期可出现一过性肌酐、尿素氮升高,随着病情好转可恢复正常;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检查可见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提示肾功能受损,而肾功能的异常也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反映蛋白尿的程度,蛋白尿程度与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高血压的预后等相关,一般来说,大量蛋白尿提示肾脏病变较严重,也更容易出现高血压且不易控制。
4.血常规: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这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等因素有关,贫血也可能影响血压的调节等。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等。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大小可正常或轻度增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可出现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改变,通过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评估肾脏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状态,对肾炎性高血压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帮助。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相对无创,可作为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来观察肾脏情况。
五、鉴别诊断相关检查
1.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
需与其他继发性高血压进行鉴别,如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可进行肾动脉造影等检查来排除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其他继发性高血压情况,以明确是肾炎本身导致的高血压。例如肾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肾动脉的形态、有无狭窄等情况,有助于鉴别肾血管性高血压与肾炎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