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要怎么检查
肾病综合征检查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活检病理检查及其他检查。尿液检查中尿常规可观察尿蛋白等情况,尿蛋白电泳可区分蛋白来源;血液检查中血常规可发现贫血,生化检查可检测血清白蛋白、血脂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肾活检病理检查能明确病理类型,需注意相关事项;其他检查中B超了解肾脏大小形态,CT或MRI在怀疑特殊病变时考虑。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是肾病综合征检查的基础项目。通过尿常规可观察尿蛋白情况,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多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同时还可了解尿中红细胞、管型等情况,若合并血尿可能提示存在肾小球基底膜严重损伤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正常尿蛋白排泄量有差异,儿童正常尿蛋白排泄量通常小于4mg/(m2·h)或小于150mg/d,若超过则需考虑异常。
2.尿蛋白电泳:可区分尿中蛋白是肾小球性还是肾小管性。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是中大分子蛋白为主,如白蛋白等;肾小管性蛋白尿则以小分子蛋白为主,通过尿蛋白电泳有助于明确蛋白尿的来源,对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诊断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患者尿蛋白电泳特点可能因肾脏发育等因素略有不同,但原理基本一致。
二、血液检查
1.血常规: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同时长期慢性丢失蛋白等情况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不同年龄患者贫血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需要关注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
2.生化检查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低白蛋白血症可导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围不同,儿童正常血清白蛋白水平在35~55g/L,低于此范围需考虑低蛋白血症可能。
血脂:患者常出现高脂血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升高。这是因为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以及脂蛋白分解减少等多种因素导致,高脂血症可增加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不同年龄患者血脂正常范围有差异,需关注相关指标变化。
肾功能相关指标:早期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多无明显异常,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可正常,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情况,需要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来评估肾功能状况。
三、肾活检病理检查
1.检查意义:肾活检病理检查是明确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的重要手段。通过肾活检可以观察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等组织的病理改变,不同的病理类型(如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对于儿童患者,肾活检是有创检查,但在明确诊断方面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2.检查注意事项:肾活检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等情况,避免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要做好心理安抚,减少其紧张情绪,检查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尿色等情况,防止出现肾周血肿等并发症。
四、其他检查
1.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以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等情况。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脏大小可能正常或略有增大,通过B超检查有助于排除肾脏其他结构性病变,如多囊肾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肾脏B超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肾脏相对较小,但形态结构可通过B超清晰显示。
CT或MRI检查:一般在怀疑肾脏有其他特殊病变时考虑进行,如肾脏肿瘤等情况。这些检查对于评估肾脏的解剖结构有更清晰的显示,但相对B超来说,有一定的辐射或对比剂风险,需谨慎选择。



